放大
缩小
2025年10月16日
语音

探源下圆墩

◎岳德章

若将徐州建城史喻为一部厚重的生命长卷,下圆墩便是开篇处那抹最稚嫩却也最珍贵的底色。它是一座古城的文明初章——作为目前徐州城区考古发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遗存,这里沉淀着4000年前本地先民的呼吸与温度。在这里,农耕的犁痕、制陶的残片、狩猎的足迹、捕鱼的网坠,共同勾勒出徐州城市文明最初的模样,在彭城七里的文脉根系中,下圆墩扮演了“文明渊源”的关键角色。

下圆墩镶嵌在彭城七里的南端,北望古城墙遗址,东傍黄河故道,看似普通的土表之下,藏着徐州最早的“城市基因”。考古资料明确显示,这片区域对应龙山文化时期,其上层可延至商周,属于徐州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存,是目前徐州市区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文化遗存。从地理空间来看,它地处古泗水与古汴水交汇的冲积平原边缘,既便于先民获取水源,又有肥沃土壤可供耕作——这种“依山傍水、宜耕宜渔”的地理优势,正是城市文明得以萌芽的先天条件。如今驻足于此,脚下每一寸土地都可能覆盖着先民的生活层,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文物,仿佛仍在诉说着徐州城市文明初期的“成长故事”,而彭城七里文化脉络上的一段段传奇,都能在此找到伏笔。

下圆墩的考古发现,是解码徐州城早期文明的核心密钥。这里的先民已掌握相对稳定的农耕技术,他们开垦农田、种植作物,也为徐州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埋下了种子。据《徐州史话》记载:“1955年5月在云龙山东麓第六中学附近发现的下圆墩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龙山文化遗址,距地表1—3米,出土的生活用具有夹砂和泥质的黑陶、灰陶等。黑陶器表打磨光亮,光洁无纹,壁如蛋壳,器形完整的有豆、壶、罐、纺轮等,伴出的有草木灰、兽骨等。下圆墩遗址龙山文化的创造者是今天徐州市的直接先民,也是后来的大彭国。”考古工作者依据这些出土文物,还原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情景:他们既在田间耕作,也在河边捕鱼,还在林间狩猎。这种多元的生产方式,不仅维系着族群的繁衍,更给徐州早期文明注入了“兼容并蓄”的独特基因。

相较于徐州城内的汉墓、古城墙等后期遗存,下圆墩的核心价值在于填补了城市文明起源的历史空白——在此之前,人们对徐州早期文明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文献记载的“彭祖封国”,而下圆墩的考古发现,直接将徐州市区有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大幅提前。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遗存并非孤立存在:农耕痕迹与后续徐州“黄淮粮仓”的地位一脉相承,制陶技艺为商周时期徐州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渔猎文化则与徐州“五省通衢、滨水而居”的地域特质深度契合。可以说,下圆墩所代表的,不只是一段遥远的历史,更是徐州文化基因的“母体”,它所孕育的生产方式、生活智慧,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最终融入彭城七里的文脉肌理,成为徐州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若将视角置于彭城七里文脉体系中,下圆墩城市历史的“源头作用”会愈发清晰。它所承载的农耕文明,是徐州后续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制陶技术,经过历代工匠的传承,深刻影响了徐州地区的陶瓷产业,甚至在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艺中,仍能看到早期手工技艺的影子;它“依山傍水”的生存选择,更奠定了一城山水的空间格局,直接影响了徐州历代文明与文化的分布与发展。如果说彭城七里是一条连贯的文脉长河,那么下圆墩便是这条河流的“发源地”,它所汇聚的文明溪流,经过数千年的流淌,最终形成了徐州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观。

如今,下圆墩遗址已建成文化广场,以全新的布局与展示设计,为人们生动还原了鲜活的“徐州的城市文明初章”。曾经从这里发掘出的文物,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让我们了解到,城市文明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从下圆墩的田埂上、陶窑边、河流旁,一步步生长、壮大起来的。在彭城七里的文脉传承中,下圆墩的意义不仅在于“最古老”,更在于它是徐州城市文明与文化的“源头”,后续所有的辉煌与厚重,都始于这片土地上先民们的第一次耕作、第一窑陶器、第一次捕鱼。

下圆墩遗址公园的地点虽非发掘原址,但仍处于下圆墩先民们的活动区域。设计者特意选择这块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之地,打造出春分·耕织、夏至·渔猎、秋分·制陶、冬至·祭祀及说明五块浮雕,既还原了下圆墩先民的生活场景,也歌颂了他们为徐州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而广场中央竖立的四块大石景观,则是根据1959年铜山茅村丘湾发现的大彭氏国后期的社祭遗存仿制而成。这些设计处理,不仅让云龙山又增添了一处文化景观,让徐州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个具象符号,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增强徐州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下圆墩,记录了徐州城市文明最初的模样,也为彭城七里历史文脉源流提供了深厚的源头佐证。它让我们能够回望这座古城的起点,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城市的历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断裂的片段,而是一条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文明长河。

下圆墩,这里有一座古城的童年记忆,这里是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藏在血脉里的根。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