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近年来,邳州市城管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三条主线,深入开展“创新城市管理、创优营商环境,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双创双服”行动,用为民服务成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增强了“大城管”赋能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生动力。
创管并举,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展现惠民作为。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持续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拉动城市经济,服务产业发展,邳州市城市管理局连续三次获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奖、集体三等功。提升城市内涵。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导向,实施20个城市治理惠民项目,打响“疏堵、理乱、治脏、清污”四大攻坚战,开展围挡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搭建30家部门数据共享的运管服指挥平台,高标准打造商业街,实现市容市貌蝶变进阶、城市功能提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规范,创新“精管理、优服务、暖民心”专项行动,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审批等便民利企制度,将行政审批事项从只能在网上预审提升为全流程网上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办事“零跑腿”。发展循环经济。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因地制宜加强闲置、废弃资源利用,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建设,加强与重点企业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合作,建立一套完整的可回收物“收集、运输、分拣、利用”的分类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引进飞灰再利用、垃圾提炼、新型建筑材料等项目,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机制赋能,在推进社会治理中检验为民担当。良好的城市管理能够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让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保障。健全“大城管”机制。围绕推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把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市内2个街道、2个区、27家市直单位全部纳入“大城管”体系,推行“条块结合、块抓条保”工作机制,开发“城管e通——为城人办城事”小程序,同时积极对接12345、市“民声通”、12319,市民可以“全时全程”参与城市管理,形成以智慧化城管平台为中心的“发现—处置—反馈”高效闭环。拓展“网格化”管理。持续擦亮“百姓城管”服务品牌,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将城区划分8个责任网格、3523个单元网格,每个责任网格均配备信息采集员,增加车载信息采集设备,建立统一的事、部件处置体系和业务平台,实现城市案件自动受理和分拨处置,推动管理模式从“被动清理”向“主动防控”转变。深化“下沉式”服务。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出台《执法体系优化与服务效能提升实施方案》,采取“1+X”分区域派驻工作组和执法中队,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实现全域执法全覆盖;在城区街道设立24个“24小时城管工作服务站”,主动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综合治理,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利民作用。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树立“一盘棋”思维,加强协同配合,强化群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一体化联创指标体系。注重整治和监督两手抓,优化“四级联创”指标体系,细化目标责任,“市区创先”突出市容环境、垃圾分类等5个专项整治;“镇级创强”达到镇容环境五到位、城管执法“五落实”;“村社创优”做到无乱扔垃圾、无乱堆乱放等“五无”标准;“小组创好”达到人员配备、设施配套、环境管理“三好”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系统化配套功能设施。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各方职责,健全以“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运输处理”为模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施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小区5个,完成186座垃圾分类收集房建设。合理布局临时便民疏导点、配套临时停车场、打造口袋公园等,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创造良好镇村环境。常态化治理乡镇环境。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新模式,完善长效管护监督机制。统筹抓好垃圾处理转运、镇容村貌治理等工作,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助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奔赴一线,在走好群众路线中锤炼亲民作风。城管来自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是城管工作的落脚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检验城管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实行“四不两直”马路办公,中层以上干部每月三分之二以上时间在工作一线,下沉到镇村、社区,设立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深入基层破解难题。坚持执法与服务、处置与疏导、教育与处罚“三个结合”,主动对接镇(街)、社区和群众,指导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及时将各类违规问题发现与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群众做好答题。创新开展“城管接待日”“城管大家谈”等活动,在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管理,先后形成“小商小贩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引摊入市静态管、全方位巡查动态管、处罚取缔严格管”等工作方法,务实开拓,狠抓落实,持续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
(作者系邳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