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焕钰
“走、走,风大了,向前走!”邱韬大声喊着。4月11日早上9点左右,徐州大龙湖放飞场上偏南侧,70米的“三眼恐龙虾”缓缓升起,仿生触须随风摆动,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这位32岁的领队,以包揽软体类、软体造型类、双人双线运动风筝三项冠军的成绩,成为本届江苏省风筝挑战赛最年轻的“三冠王”领队。其软体类项目更以92分创赛事最高分,裁判组评价:“既有观赏张力,又见精准控制。”
“对大多数人来说,风筝是观赏性的娱乐活动,但于我而言,这是竞技运动,体现的是运动精神和团队协作,我们有自己的空中‘方程式’。”自2012年首次参赛至今,邱韬征战国内外风筝赛事百余场,将爱好转化为事业。
作为徐州本土成长的风筝领队,邱韬对场地选择有独到见解:“清明前后,南风、东南风最稳,这是大龙湖的优势。”
平日里,他会带队员在大龙湖放飞一些软体风筝供游客欣赏,软体风筝放飞后,就带着队员做运动风筝的训练。正是这种“边展美学、边练精度”的节奏,使其团队不管是在比赛中还是在商业展演中,都可以保持高稳定性。
赛场边,裁判组评价道:“风筝要飞起来,更要传下去,徐州这几个年轻人玩得很棒!”邱韬的“海洋军团”编队——鳐鱼、鲸鱼与巨型金鱼串联一升空,便又成了焦点。面对解说员的惊叹,他解释:“这类风筝对风力要求极高,通常需要海边或持续南风的环境。”
获奖名次出来后,邱韬与队员仍盯着比赛视频逐帧复盘,“风力3级,收线角度有偏差,补位慢了。”这群与风博弈的年轻人,始终在精准度与观赏性的平衡中,寻找着下一个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