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焕钰
在徐州大龙湖风筝挑战赛的放飞场上,56岁的汤志良手握对讲机,目光紧盯着空中一组盘旋的龙串风筝。作为2025年江苏省风筝挑战赛总裁判长,这已是他连续第四届执裁该项赛事。
从南通“风筝之乡”走出的他,与这项传统运动结缘近40年,亲历了徐州风筝赛事的成长轨迹。
“从爱好者到裁判,风筝线一牵就是大半辈子。”汤志良的履历与风筝紧密交织。小学时因一只南通板鹞风筝入迷,此后坚持放飞40余年,20多年前转型当风筝裁判,至今已参与全国百余场赛事评判。
2021年,徐州大龙湖旅游度假区首次承办省级风筝挑战赛,他受邀担任首届总裁判长,此后四届从未缺席。“第一届举办时,大龙湖畔是风筝界的‘新大陆’,现在大龙湖已是江苏省最美风筝放飞基地。”汤志良认为,风筝文化在徐州得到很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旁边就是徐州的CBD,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划出这么大的区域供市民休闲娱乐,可见政府对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视。”
本届赛事新增的“夜光龙串专项赛”,是汤志良口中的最大亮点之一。这类需要多人协同操控的大型风筝,夜间升空后呈现流动光带效果。“这类风筝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风筝制作技艺,提升了观赏性。这个项目的比赛,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他解释,龙串风筝对场地空间、风速稳定性要求极高,而大龙湖常年风力适中的天然条件,正是赛事落户于此的关键。
作为赛事的“活档案”,汤志良清晰记得每届赛事的变化和特色。“一年胜过一年,每一年都有惊喜。”市民观赛人数从少到多,赛事吉祥物从无到有……
严谨的裁判身份之外,汤志良对徐州的城市特质如数家珍。“这里既有历史厚度,又有市井温度。”他常向参赛者推荐徐州的汉文化景区,自己则偏爱博物馆里的汉代陶俑,对于网上“徐州烧烤VS淄博烧烤”的热议,他笑称尝过两地的羊肉串:“徐州的调料更对味儿,像这儿的风筝——够劲才飞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