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4月14日
语音

“徐州的线牵住了我”

——记余杭风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骆林美

本报记者 张焕钰

本应于11日抵达北京的骆林美一行,原本要代表浙江队参加风筝锦标赛,半路接到赛事取消的通知后,阴差阳错,成了徐州大龙湖畔最专业的观赛游客。

“我们原准备吃完早饭就回杭州,连云港的林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说,徐州有江苏省风筝赛,那场地绝了!”4月11日一早,骆林美便带着队员抵达了徐州。

余杭风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骆林美一生都与风筝相伴,她和老伴程迪申就是因风筝结缘。夫妻俩从事传统风筝制作40多年,所以一听说徐州有省级风筝赛,立刻就带着三个年轻队员“杀”到了徐州。

对风筝的热爱,使得她每年都会全国各地跑,去观赛、参赛,但今年由于忙碌,还是头一回“出远门”。

“来到大龙湖畔,我真的被惊艳到了!这么大的草坪,够20人拉着龙筝助跑了,草皮软得能打滚,我真的太羡慕了。”

骆林美的三个年轻队员早早撒欢儿跑去和赛场上的同行交流,她也在现场仔细观察,准备回去与队员们深度交流。

“在软体风筝表演赛的时候,我遇到了江苏省风筝协会的谢秘书长,她还和我热情拥抱,很开心在这里遇到这么多志趣相投的同行。”骆林美不停地和熟悉的身影打着招呼,并为赛场的选手加油。

骆林美称,自己经常被年轻人问起坚守40年的秘诀,“哪有什么诀窍啊?不过是像今天这样——听说哪里有好风、好场地,揣上风筝说走就走。当年和老程因风筝结缘,现在带着队员跨省追风,这根线啊,牵着牵着就是一辈子。”

采访期间,骆林美多次表达了对这次风筝赛的羡慕之情:”如果下半年江苏还有风筝赛事,外省可以报名的话,我一定参加。”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