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0月16日
语音

小院里的乡村“慢生活”

本报记者 李小委

国庆长假期间,在柳新镇刘台村的“李哥小院”里,游客们在此体验田园风情,感受“采菊东篱下”的宁静。这座由“徐州女婿”李才林亲手打造的乡村小院,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更成为家门口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

小院的主人李才林,今年55岁,来自泰州。20岁来到徐州,24岁成为刘台村的女婿。作为一名手艺人,他曾凭技艺养家,虽历经波折,却始终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

李才林一直琢磨着为村里做点什么。2023年,他瞄准了“村房短住”这一新兴业态。他认为,收费亲民、充满乡土气息的村房,恰恰能满足许多城里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

说干就干。创业之初,资金有限,李才林便和家人一起动手,将自家闲置的老房进行改造。他保留了土黄色砖墙、青灰色瓦片的农家韵味,在院子里开辟出小菜园,种上时令蔬果,还搭建了鸡舍。昔日沉寂的老屋,在他的改造下,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烟火气的温馨家园。

今年国庆假期,“李哥小院”迎来了不少渴望远离城市喧嚣的游客。他们在这里,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体验着向往已久的“慢生活”。

清晨,在鸟鸣中自然醒来,推开窗便是满眼绿意;跟着李哥去菜园采摘新鲜蔬菜,体验收获的喜悦;午后,坐在树荫下,听李哥讲述乡村的趣闻轶事;傍晚,与村民围坐闲话家常;夜晚,则在悦耳的虫鸣中安然入眠。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只有宁静与惬意的乡村韵律,这里成为了国庆假期里一处独特的“心灵栖息地”。

李才林的创业,带来的远不止是客人的乡村体验。小院的运营,为村里创造了就业岗位,他雇佣了本村的劳动力负责保洁和餐饮,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收入。

更可喜的是,“李哥小院”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附近的村民们纷纷将自家的闲置房屋交给李才林统一改造运营,盘活了沉睡的资产。同时,小院也带动了周边的农产品销售,客人们青睐的土鸡蛋、农家水果等,直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