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0月16日
语音
苏伊携手以文化润疆传百年精神

现代歌舞剧《天山问渠》将亮相徐州

本报讯(记者 王思恒)10月25日、10月28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重点文化润疆项目——原创现代歌舞剧《天山问渠》,在徐州援疆工作组的精心组织下,将在徐州音乐厅、贾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倾情上演。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公益演出。该剧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伊犁州党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犁州歌舞剧院出品。自创作完成以来,该剧已在伊犁完成多场演出,历经反复打磨与艺术提升,目前艺术表现已日臻成熟。

该剧以林则徐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在江苏求学的新疆伊犁学子林一探寻林则徐事迹的故事。林一因为撰写关于《林则徐在伊犁》的毕业论文回到家乡,在探寻林则徐足迹的过程中,他穿越时空与林则徐相遇:亲历了林公被贬伊犁期间兴修水利“湟渠”的生动场景;见识了林公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在伊犁提出“海防和塞防并重”的深远视野;感受了林公禁烟、治水、兴修水利所展现的爱国情怀与为民奉献的精神。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林一深受感染,最终决定扎根家乡、建设美丽边疆。

从艺术特色来看,《天山问渠》以“小而精”“简而巧”“真而切”为创作底色,在主题表达上尤为动人。剧中不局限于单一时代叙事,而是将林则徐事迹与现代故事紧密融合,通过剧情自然搭建起“古今桥梁”——观众既能从历史片段中感知林则徐的精神内核,也能在现代情节里看到这种精神的当下延续,进而深刻理解其跨越时空的价值意义。

在人物刻画上,该剧聚焦小人物的成长轨迹,以细腻笔触展现当代年轻人的选择转变:打破“唯有逃离家乡才有出路”的固有认知,传递出“扎根故土亦能大有可为”的理念。剧中“家乡的风召唤游子归来”的意象,既饱含乡土情怀的温度,也精准呼应了当下“返乡建设”的时代语境,让故事更贴近生活,也让主题更易触动人心。

一场演出,连接两地情谊;一部剧目,传承百年精神。《天山问渠》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也是推动苏伊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通过深入挖掘伊犁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剧进一步讲好了伊犁故事、传播了江苏声音、展示了中国形象。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