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恒
200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年轻士兵王鹏迈着分毫不差的正步,接受全国人民检阅;16年后,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车流中,身着交通执法制服的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挺拔身姿。
如今,作为徐州交通执法支队开发区执法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的王鹏将15年军旅生涯的锤炼与国庆阅兵的荣耀记忆,转化为执法工作中的精准与坚守。他将阅兵场上刻入灵魂的“零误差”标准,化作基层执法的初心与坚守,用“军人标准”书写着为民服务的崭新篇章。
从“军人标准”到“执法标杆”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这熟悉的口令,不仅是王鹏军旅生涯的印记,更是他如今带队管理的日常。2000年入伍,15年的军旅锤炼,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分秒不差的标准,早已融入血脉。
2015年,王鹏转业安置到基层交通执法大队,身份变了,战场变了,但他内心的标准从未改变。他将阅兵场上的“零误差”精神带到了执法岗位,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执行,力求精准;对执法程序的每个环节,一丝不苟。
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王鹏迅速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两次被支队评为“执法标兵”。在王鹏的带领下,整个中队的风貌焕然一新,内务整洁规范,行动迅捷高效,充满了独特的“军事化”气质。
从“铁面执法”到“暖心服务”
执法,并非只有冷冰冰的处罚。王鹏深知,“严格规范”是底线,“公正文明”才是温度。他常说:“我们执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道路畅通和市民安全,而不是为了处罚。”
执勤中,他是司机眼中的“活地图”和“及时雨”。遇到车辆突发故障抛锚的市民,他二话不说,带头帮忙推车至安全地带,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担当。
工作上,王鹏肩负着更重的担子。一中队负责辖区9家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源头监管,数量占市区总数一半以上。这意味着,他们守护的是经开区安全生产的“火山口”和“炸药库”。
面对繁重的监管任务,王鹏没有丝毫懈怠。他带领中队严格对照危险品企业监管履职标准,开展精准执法检查;每季度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面对面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这份为民服务的初心,还延伸到了工作之外。王鹏多次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用热血传递爱心。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让“文明执法”四个字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在法、理、情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从个人“标兵”到团队“旗帜”
作为中队长,王鹏不仅自己做到最好,更致力于打造一支标杆队伍。他借鉴部队的管理经验,带领中队内勤推行“军事化”整理,从文件归档到物品摆放,都做到井井有条、有章可循。
“我们严格做到规范、文明执法,因为我们执法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执法部门的形象。”在他的感染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整个中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共同准则。
作为党员先锋队的负责人,王鹏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将中队里的党员紧密团结起来,把党支部建在执法一线上,让党旗在安全监管的最前沿高高飘扬。他把“‘党员先锋队’不是挂在墙上的牌匾,而是刻在心里的责任”这句话彻底融入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整个中队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形成了“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的良好氛围,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时光流转,容颜会改,但刻在骨子里的军人作风和为民情怀永不褪色。从阅兵场的正步铿锵,到执法一线的脚步坚定;从军营里的保家卫国,到岗位上的护路安民,王鹏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 “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 的军人本色,也为基层交通执法队伍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榜样。而这份 “为民服务” 的初心,还将在他的脚步中,继续延伸向更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