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9月14日
语音

把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梁梦雨

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中,徐州46项技术产品成功入围,其中“两新”技术产品占比超九成。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徐州科技创新实力的展现。

科技创新要锚定“高精尖”。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的入选,标志着徐州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的塔式起重机液压系统,以技术创新抢占行业新高地;江苏智先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运维监控平台,用创新方案破解医疗运维领域痛点。这些“首”字号成果,不仅填补了细分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产业升级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科技创新要激活“全链条”。“两新”技术产品的集中涌现,既展现了徐州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也凸显了市场导向的创新响应能力。江苏阔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病理扫描仪,推动数字病理向数智化转型;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的极薄煤层智能支护机器人集群装备,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开采提供解决方案。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覆盖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既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载体,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逻辑,让技术突破始终聚焦产业痛点,结合场景应用,通过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无缝衔接,实现创新成果从“纸上”到“线上”的高效转化。

徐州的科创实践并非单点突破,而是构建起“研发—转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政府搭建的认定激励平台,为企业创新注入政策暖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让高校实验室的“智力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高校提供的人才技术支撑,为创新链条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这种多方协同的创新体系,既保障了“高精尖”技术的持续突破,也推动了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从此次“三首两新”的入选成果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徐州科创领域“量”的积累,更见证了“质”的飞跃。这同时也印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绝非技术与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锚定产业真实需求,打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转化链条,构建良好生态,才能让科技创新的势能充分释放,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