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走进睢宁县官山镇龙山社区湖山庄,青灰瓦檐的老石屋顺着山势错落排布,风里裹着淡淡的花香;村南新龙河边,垂柳翠绿欲滴;进村的双车道沥青路平坦宽阔,车轮驶过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几位村民正坐在路边唠着家常,一幅“村美民安”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日,湖山庄成功入选第八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在“保护与发展共生”的道路上,写下了传统村落振兴的精彩篇章。
“湖山庄的历史,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县志上都有记载。我从小在这长大,亲眼看着村庄从过去的泥路遍布、庄体破旧,变成现在跟花园一样的宜居之地。”龙山社区湖山组组长吕庆学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变迁的自豪。
漫步湖山庄,一条精心铺设的园路贯穿大湖山与小湖山,将广场、游园串联成线,“依山傍水”的自然格局轮廓清晰。村民院落错落分布在山脚与跃进河沿岸,老石屋、青石板路……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传统元素,默默诉说着村民代代相传的乡愁记忆。
“以前庄里一下雨,路就泥泞得没法走;现在不仅路修好了,环境更是没得挑,出门就是景观,住得比城里还舒服!”村民潘永平说。这份“舒服”的背后,是官山镇政府与龙山社区对村庄规划的精心打磨。
为了让古村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时代”,官山镇政府联系专业设计团队,从前期规划到落地建设,始终把村民意见放在首位。“我们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询问村民想保留哪些老建筑、需要完善哪些生活设施,最终确定了‘保留古韵、补齐短板’的改造思路。”龙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邵佐说,建设过程中,不仅保留了9处老房屋,将其活化利用为民俗文化室、石艺工作室与红色议事堂,更在生态改善与民生设施完善上持续发力——利用旧木头、老瓦片等材料改造特色景观小品,让地域特色与时代发展特征相得益彰;种植桃树、法桐、楸树、水杉等乔木灌木美化环境,同步建成污水处理站、文化大舞台、休闲游园等配套设施,让古村既存“古韵”又添“新颜”。
传统村落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更在于“活化”。湖山庄始终秉持“产业进村、村民受益”的理念,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在湖山东侧建设稻虾共生养殖示范基地,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龙山社区2018年成立的睢宁县湖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同时解决20余人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2023年,湖山庄先后荣获“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称号;2025年,被认定为“省级和美乡村”;如今,又成功入选第八批“江苏省传统村落”。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湖山庄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鲜活样本。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邵佐表示,未来湖山庄将继续守住“传统”的根脉,做好“发展”的文章,进一步拓宽增收路径,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