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璀璨,爱满彭城。8月29日,七夕佳节与周五“浪漫邂逅”,徐州以“汉风”为韵,以“浪漫”为媒,打造了一场贯穿食、住、行、游、购、娱的全场景全域消费盛宴。
从商圈的主题场景创新到景区的沉浸式活动,从街头巷尾的漂亮花束到餐厅的甜蜜情侣身影——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消费创新在此交融,以多元场景激活“浪漫经济”,让消费市场释放蓬勃活力。这不仅满足了市民游客对传统节日仪式感的追求,更展现出城市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力。
节日限定唱主角
消费市场增添“浪漫砝码”
七夕前夕,徐州各大商圈已提前进入“浪漫模式”,品牌商家纷纷推出限定产品与主题促销,以精准的节日营销抓住消费者需求。
在徐州金鹰彭城广场店A座门前,一面以“爱亦玫好”为主题的巨型花墙,由万朵黄玫瑰组成,倾泻而下的灿烂花海成为城市新晋浪漫地标。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打卡拍照。
“万朵黄玫瑰花墙是特意为七夕准备的,希望为城市增添浪漫节日氛围。”徐州金鹰工作人员介绍。
走进金鹰、苏宁等核心商业体,国际美妆品牌成为节日消费的“排头兵”——兰蔻上线七夕限定口红,纪梵希推出“爱无所限”七夕礼盒,这些融入浪漫元素的产品被摆放在专柜最显眼位置,成为情侣选购礼物的首选。
“七夕前一周,限定款销量比日常翻了近两倍,不少男士直接选礼盒,省去搭配麻烦。”苏宁广场某美妆专柜销售人员说,除了情侣消费,“悦己型”购买也逐渐增多,不少女性消费者为自己选购节日礼物,凸显消费观念的多元化。
作为七夕市场“标配”的鲜花经济,今年呈现“量价齐升”态势。记者走访南门桥花卉市场、植物园花卉城等线下市场发现,玫瑰、百合、向日葵等寓意美好的花材供应充足,市民驻足挑选,空气中满是花香。
“100元—200元的花束最受欢迎,既能表达心意,又不会过度消费。”南门桥市场一家花店店主王女士说,今年一款由百合、玫瑰与莲蓬搭配的组合花束格外受青睐,寓意“好事连连、百年好合”。玫瑰依旧是节日主角,前期红玫瑰单支价格5元—8元,七夕当天部分花店涨至10元—15元。“我每年七夕都给爱人买花,今年鲜花价格感觉与往年差不多。”正在选花的市民李先生说。
线上订花同样火热,美团、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七夕当天徐州鲜花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六成,“全城配送”“定时送达”等服务成为热门选择。
黄金珠宝市场也借势发力,延续消费主流地位。在周大福、六福、潮宏基等品牌门店,七夕主题黄金饰品备受青睐,古法金手镯、爱心吊坠、情侣对戒等款式销量亮眼。(下转03版)
(上接01版)
周大福柜台销售人员介绍,七夕期间该品牌推出“克减”“以旧换新补贴”等活动,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三成。此外,银饰、珍珠等轻奢饰品凭借高性价比,也为节日消费增添更多选择。
8月29日晚,徐州餐饮市场迎来消费高峰。徐州饮食博物馆举办“鹊映彭城·华裳情缘会”,将传统佳节与华裳雅韵相结合,邀市民共赴千年浪漫;各大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七夕特色套餐和优惠活动。“
七夕当晚,徐州各大餐厅人气爆满,排队等位成为常态。“没提前预订,到了才发现好多饭店都要等座。”市民张先生表示,中心商圈、滨湖新天地等区域的餐厅几乎家家客满,门前排满等候的消费者。记者了解到,多家星级酒店还推出七夕主题晚宴,融入文化元素,为消费者带来别样的用餐体验。
体验消费成主流
文旅商融合激活新动能
今年七夕,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买买买”,更注重“共同体验”,文旅、休闲、互动类消费成为新趋势,推动“浪漫经济”从“商品消费”向“体验消费”升级。龟山景区、云龙湖等各大景区依托文化特色,打造沉浸式节日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实现“文旅+浪漫”深度融合。
文庙街区的“爱在彭城七里——2025七夕·汉风嘉年华”以“传统文化+浪漫社交”为核心,打造多元化体验场景。活动中,T形舞台“变身”汉代婚礼实景场地,专业汉礼团队还原从服饰妆容到仪式流程的汉代婚礼全貌,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老承诺。
此外,“鹊桥天街”七夕市集进一步延伸服务场景,串联传统与现代元素——徐州非遗匠人现场展示剪纸喜花、香包同心坠、拓印婚书等传统婚仪物件。“没想到能在市集里体验非遗,还买到了心仪的婚书拓印,这个七夕收获满满。”准备明年结婚的市民范女士说。
主题乐园与景区也纷纷推出七夕专属活动,丰富消费选择,如徐州方特乐园开启“七夕告白夜”,徐州欧乐堡旅游度假区邀请情侣穿越“海底隧道”。精彩的活动也拉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消费。据统计,七夕当天,徐州周边酒店预订量提升30%,其中情侣主题房预订率达80%以上。
除了景区活动,“共同体验”类消费场景还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不少情侣选择一起做手工,户部山文创街区的手作工坊里,DIY陶艺、香薰、情侣手链成为热门项目;部分影院推出七夕专场电影,观影人次同比增长四成;一些市民选择了短途旅行,徐州周边的民宿、农家乐订单量显著增加,“小众浪漫”成为新潮流。“比起去热门商圈挤热闹,和爱人去近郊民宿住一晚,看看风景、聊聊天,更能感受节日的温馨。”市民柳先生说。
城市服务焕新
为浪漫经济保驾护航
在浪漫经济升温的背后,徐州城市服务的优化与消费场景的更新,为节日消费提供有力支撑。从交通保障到商业升级,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市民消费体验,也为城市消费活力的释放奠定基础。
交通方面,徐州地铁主动调整运营计划,保障市民七夕出行。8月29日,地铁运营服务时间延长1.5小时,调整为6:00至24:00,同时结合实际客流灵活调整列车开行计划,避免“出行难”“返程挤”。
“延长运营时间太贴心了,看完景区夜游活动,不用着急赶末班车,能慢慢享受节日氛围。”来自无锡的庄女士说,地铁的便捷服务让她的节日出行更顺畅。此外,市区部分公交线路也增加晚间班次,重点覆盖商圈、景区等区域,形成“地铁+公交”立体交通保障网络。
商业方面,徐州持续推进“首店经济”与“场景经济”,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多个品牌首店落地徐州——中心商圈引入曼卡龙、特斯拉、餐饮品牌“乾门涮肉”徐州首店,华为智能生活馆首店即将开业,好利来、达美乐等新品牌也即将登陆,涵盖餐饮、零售、娱乐等多个领域。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州正通过“新经济、新场景、新业态”的组合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消费引领力,推动节庆消费。接下来,将进一步加速首店、新店引进步伐,推动商业项目与文化、旅游、休闲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同时,持续优化消费环境,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在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里,徐州以其千般浪漫,不仅为市民游客铺就了一座璀璨“鹊桥”,更点燃了消费市场的热情,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