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4月14日
语音

走,跟着赛事去旅行

本报记者 邓璇

徐州第一届华东极限飞盘公开赛落下帷幕,2025年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暨长三角自行车穿越赛(徐州沛县站)收官,2025年江苏省风筝挑战赛在大龙湖畔举行……随着气温的升高,记者发现身边很多朋友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运动场馆挥洒汗水。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深入实施“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行动。丰富多彩的赛事,推动体旅深度融合,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

一场场赛事能为徐州带来什么?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因赛事聚集,无疑会带动当地的消费增长,从交通、住宿、旅游到小店铺和街头摊点,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去苏宁广场购物、到徐州博物馆挑选文创产品、在富国街打卡美食……不少游客在比赛结束后安排了满满的旅行计划,将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也让城市在“卡路里”的燃烧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除了有形的“经济账”,还有无形的“文化账”。参赛选手、游客中隐藏着不少社媒达人,他们用推文、短视频等形式,带领千万网友“云游”徐州,让徐州进入更多人的旅游清单。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极具特色的高水平赛事能够为徐州塑造“活力感”“年轻化”等形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赛事经济,远不止于比赛本身。对城市来说,赛事是一张盛大的“邀请函”,如何将徐州的魅力通过比赛传递给受邀前来的客人们是关键所在。

赛事组织是否专业、当地服务是否热情都会改变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既在“硬件”上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又在“软件”上统筹调度,进一步优化配置安保、交管、卫生、志愿者等资源力量,确保游客安全观赛、舒适观赛、开心观赛,才能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包容、开放、文明的当地形象,从而赢得回头客。

体育赛事往往是短暂的,但确保为赛事而来的游客能够尽兴而归,会将体育赛事的吸引力转化为文化旅游的实际消费力。期待未来徐州以赛事为媒,让“彭城”之名随赛事传遍四方,吸引更多的人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