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家住在杨家路万里巷15号。大门前有个石臼,小的时候,好像也没见谁用过它。但我家的水桶、扁担可都没闲着过,我们是个大家庭,叔伯聚居,人口多,洗衣做饭、洗洗刷刷哪一样不需要水?
杨家路西头有一个公共自来水站,就是自来水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建一个公共自来水管,由专门的人经营卖水。1分钱能买到10张硬纸壳子做的水牌,上面印着经营者的私章,一个水牌可以接一挑子水。
挑水是大人的任务,小孩也不能闲着,我就曾被大人派出去,拎个水桶先去水站排队。因为个子矮,虽然只是一个空桶,我拎着也很有些吃力,一路摇摇晃晃,好似醉汉,一不小心,被水桶碰青脚踝,也是常有的事情。等到了水站,水桶林立、小孩成群,大家一边嬉戏,一边还不忘用脚,及时把自家的水桶往前驱驱。
大概在我七八岁时,就不再拿水牌去水站买水了。我们家往西100米、永安街小学南墙外,建了公用的自来水水管。“站”和“管”是有很大区别的,“管”没有中间的经营者,住户平摊水费。
水管下可热闹了,有挑水的,有淘菜的,有用大盆洗衣服的。搓衣板上,泡沫闪着七彩的光,嘻嘻哈哈的笑声、咋咋呼呼的聊天声,能传出半里地去。因为水费便宜得多,用水也就不那么抠抠搜搜了,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给大家聊天嬉闹添上了欢快的伴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来水干脆通到了家家户户,这回水桶、扁担和门前的石臼一样——也成个摆设。
水桶、扁担闲下来,我可没闲着,要上学了。博爱街原有个地藏王堂(后被拆除,原址重建,改名“广化寺”),当时,庵堂被用作燕子楼小学的教室,我在那儿读了两年的书。我的哥哥姐姐是在龙王庙(现电视塔附近)上的课,阴天下雨光线暗时,还享受过烛光下的课堂。
一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搬到位于博爱街和道平路(现建国西路)交叉处的燕子楼小学上课。
记得燕子楼小学里有两个水泥暗堡,暗堡的东面也就两米高,有机枪扫射孔,西面是个斜坡。我们天天在上面爬来爬去,当滑梯玩,时间久了,那水泥坡面居然被磨得锃亮。
前几日到燕子楼小学寻旧,听保安师傅讲,燕子楼小学20年前就已经改成泉山区教育局了。地堡的位置在办公楼前,它突出地面的部分被拆除时,因时代久远,地下满是积水,有好奇者拿竹竿试探到底有多深,结果四五米长的竹竿居然没有探到底,不知费了多少碎石才填满。
关于燕子楼小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光是暗堡,还有大雨过后学校门前的马路。东西方向的道平路地势低洼,校门口更是重灾区,学校倒是坐落在高岗上,不怕风吹雨打。
上五年级那年6月的一天,大雨噼里啪啦地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刚走到学校西边,就看见几个高年级同学,小心翼翼地蹚着水,男同学两只手提着短裤的裤脚,女同学拎着裙子下摆,一步一步向学校走去;而低年级的同学,则聚在学校对面高处,发愁怎么过去。
远远看见对面来了一位个子不高的阿姨,抱着个西瓜,慢慢摸索着往前挪,到了学校门口,她一脚没有踩实,身子一歪,西瓜掉了。圆溜溜的大西瓜,调皮地在水面上晃来晃去,就是不沉。她愣了一下,接着就干脆用手扒拉着西瓜往前走,来到水浅的地方,才弯腰抱起西瓜,扬长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我们。后来听老人们说,熟透的西瓜因内有氧气,才不会沉入水下。
燕子楼小学西墙外,现在是西安南路,以前叫老驴市街,是老城西门外的农民进城歇脚的地方。解放后,老驴市街就并入了博爱街。
博爱街原名西关大街,是徐州老城西门外最繁华的商业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店铺一家挨一家,吃喝玩乐无所不有。
博爱街的酱园、五分找(不到五分钱)的早点、钱记的酒坊、拉风箱的崔家茶馆、幸福豆腐店的豆腐,那都是很有名的。
听叔伯哥哥讲,解放前我爷爷在博爱街开过一家卖酒的铺子,那酒香一条街都能闻到。而在我的记忆中,博爱街果品商店的“八五”散酒,才是名扬徐州。记得我大爷抿一口“八五”散酒,再来两粒花生米,瞬间就眉开眼笑了,愉悦又舒适。
博爱街上名气最大的店面还得数新华池——洗澡,那可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情。
我小的时候,家里是没有暖气、空调的,公共澡堂也很少,夏天在家用大盆洗澡;春秋天,大盆上面用塑料浴罩罩着洗;冬天洗澡,竟是件费时、费力的事儿。
新华池外间是换衣服的大房间,一排一排的小床,煞是壮观。没有更衣柜,小床上摞满了衣服,互相穿错衣服,是免不了的事。里面则隔成一个个小隔间,每个隔间内都有两个盆池,供客人使用。
那时经常是大娘带我去洗澡。一到星期天,吃罢早饭,大娘就喊我去排队。我一溜小跑来到澡堂的售票窗口,递上8分钱,换来一个脏兮兮的蓝色竹签,又连忙拿着竹签去换衣服的地方排队。
有时候起晚了,要排到中午十一点才能轮到我们洗澡,肚子饿得咕咕作响,想动作快点,可脚上穿着呱嗒做响的厚底“呱哒板”,怎么也快不了。
遇到下雪,我们经常顶着一头冰碴回家,更可笑的是男人们,他们个个头发直立,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
就这样,杨家路、博爱街,我在老街的怀抱里长大,成年后的我,却远离了这里。
回不去的岁月,最难忘记,忘不掉,那就写出来吧。我不能确定自己的文字,是否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但对于我来说,这些总之是“不吐不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