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1月25日
语音

充电桩安到了咱心坎上

昕昕社区这地方,能充电还能歇脚

本报讯(记者 段昱 通讯员 侯柳柳)11月20日,泉山区庞庄街道昕昕社区居委会旁,一排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整齐排列,货车司机张师傅正为车辆插上充电枪:“有了这充电桩,再也不用到处找地方充电了,充电间隙还能到服务站喝杯热水、歇一歇,充得安心,费用还实惠!”

这看似普通的充电桩,承载着社区党委面对民生问题的积极回应。随着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辆穿梭在城市街头,成为保障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然而,在建成年代较早的昕昕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滞后,充电资源稀缺,不少新能源车主只能四处寻找充电桩,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昕昕社区党委将这一“急难愁盼”列为重点民生实事,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治理触角向新就业群体延伸,规划建设“新就业群体服务站”。街道议政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刘彩云牵头召开议政代表小组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及青年志愿者作用,广泛征集群众和新就业群体意见,联合物业、充电桩建设企业、居民代表反复协商,最终决定盘活居委会周边闲置停车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入专业公司建设运营。

从选址、施工到调试投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很快“上岗”服务。充电间隙,司机们还能走进旁边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站”,享受喝水、歇脚、免费无线网等贴心服务。

“便民充电桩的顺利投用,不仅切实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刘彩云说。

小小充电桩,承载着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社区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昕昕社区以小切口推动大服务,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服务站功能,拓展服务内容,让更多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感受到家的归属感。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