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1月25日
语音

他们为城市筑牢“温度防线”

本报记者 孙亚妮

11月18日凌晨4点,城市尚在沉睡,薄雾被路灯晕成一层浅浅的金色。

泉山区开元翡翠湾小区内,一束手电光在管道深坑边来回移动——这是江苏徐矿西部热力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对着更换修复后的管道进行最后的整理回填,为集中供暖筑牢“温度防线”。

值全市正式开启今冬集中供暖之际,从深夜到清晨,这群供暖人提前进入“供暖模式”,用坚守为城市储备好这个冬天的温度……

11月17日晚上7点,江苏徐矿西部热力有限公司内灯火通明,不少工作人员刚扒完几口热饭,便再次集结。

“为了确保今冬全面供暖工作,今晚一定要把漏点回填工作收尾。时间紧、任务重,但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生产部副部长陈锦胜的话,让现场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开元翡翠湾小区的回填现场,挖掘机的机械臂缓缓落下,铲斗将湿润的黄土一点一点推回坑内,动作稳而有力。机械轰鸣声中,3名工作人员几乎不用多言,一个眼神便能完成默契配合。

与此同时,另一组工作人员正在各小区内奔走。楼道里,工作人员蹲在管井旁,用扳手缓缓拧开阀门,“嘶——”的气流声瞬间响起,又很快趋于平稳。另一名工作人员迅速拧开滤网外壳,将堵塞的杂质清理干净,再用抹布仔细擦拭接口,确保供暖水流畅通。

“我们加班加点不算啥,居民能按时用上暖,比啥都强。”这是每一位供暖人的共识。

跨入午夜,开元四季一期西换热站的站房内,温度微高,设备运转声低沉。这个换热站肩负着周边806户居民、8万多平方米供热面积的暖气输送重任。

工作人员正对循环泵运行数据进行记录:进水、回水温度变化曲线,阀门开度比例,设备振动幅度……“换热站是整个供暖系统的‘心脏’,我们记录下的每一个数据,都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暖气温度,我们必须确保它‘跳’得平稳、有力。”热力检修员许诗捷说。

为提升运行稳定性,该公司今年进一步推广“智慧供热”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实现精准匹配需求,让设备在最佳状态运行。

同样在这个夜晚,巡线人员的身影穿梭在多个社区的道路旁。他们的手电光在路面上短暂闪烁,又迅速隐入下一段巡检线路。

18日清晨6点,东边天色还未亮,巡线队的最后一组人员终于回到工程车旁。他们的衣服被露水打湿,鞋上沾着泥。

“只要小区暖气一开,居民家里热乎了,我们再辛苦都值得。”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说。

随着集中供暖临近,徐州的供暖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从老旧小区的管道重点整治,到架空管的创新改造方案;从智慧管理平台的协同调度,到应急机制的完善升级——每一项措施都直指同一个目标:让城市在最冷的时候,拥有最可靠的温度。

“供暖从来不是简单的工程,更是沉甸甸的民生责任。”徐矿西部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相明说,“我们将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让市民在寒冬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夜色渐退,晨光微亮。凌晨4点的徐州,在这群供暖人的守护下,正悄悄升温。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