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 马薇妮 图/本报记者 秦媛
11月的云龙湖畔,秋色正浓。在徐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内的一片宁静之地,云之湖颐养院安然矗立。这里没有传统养老院的沉闷,取而代之的是流淌的琴声、欢声笑语和温暖的陪伴。它是一座专为认知症长者构筑的港湾,用专业与爱心,温柔地守护着那些可能被时光遗忘的记忆。
初心
从“为奶奶寻家”到“为长者筑家”
“多年前,为了给奶奶找一个‘新家’,我走访了徐州许多养老机构。”云之湖颐养院的院长姚老师回忆道,“我一直在想,除了基本的照料,能不能有一个地方,能真正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心灵的归属?”正是这份对“家”的执着想象,在她心中埋下创办养老院的种子。
拥有多年幼教管理经验的姚老师,对“守护”有着独特的理解。“教育和养老,看似迥异,内核却是相通的——都需要无条件的爱、极大的耐心和对个体心灵的深切关注。”这份洞察,成为她跨界养老行业的独特底色。
深耕
从“综合照护”到“专业守护”
在成功运营综合养老院数年后,姚老师的目光聚焦在一个更特殊的群体——认知症长者身上。“我亲眼看到,认知症老人看似能走能吃,内心却困在迷雾里。他们需要的是完全不同、更加精细的照护方式。”这份心痛与责任,让她毅然决定要创建一个只为认知症长者服务的专业家园,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云之湖。
创新
让生活焕发生机的“秘密”
在云之湖,姚老师把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化作日常的点点滴滴。
清晨,护理员会陪着老人们喝早茶,茶香伴着轻声交流,唤醒崭新的一天;音乐教室里,钢琴声是唤醒记忆的钥匙。原本沉默的徐阿姨,在听到琴声后竟主动坐下弹奏,从此笑容重新回到脸上;手工活动中,老人们摆弄着积木和串珠,这不仅是游戏的乐趣,更是延缓认知衰退的良方。
“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姚老师坚信让老人“从灯光下走到阳光下”的理念。天气晴好时,护理员总会陪着老人在湖边散步,或去合作的有机农场体验劳作。这里还饲养了温顺的猫咪,准备了智能电子宠物,让它们成为老人们最忠实的“倾听者”。
承诺
在细节中守护尊严与安全
“即使记忆褪色,生活的尊严永不褪色。”这是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也融入云之湖的每个角落。
这里实行精细照护,仅服务50余位老人。每个房间配备智能监测垫,离床报警、护理员每小时巡查、院长医生错峰检查,构成“人工+智能”的安心防护网。他们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每月都有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前来评估疏导。老人们可以享受每周至少两次舒适助浴,衣物每日更换,护理员总会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说话,用重复的沟通帮他们确认自我的存在。
“从守护孩子的成长,到守护长者的晚年,我只是换了一个战场。”姚老师表示,“孩子的成长是向阳而生,长者的成长是从容老去。未来,我希望能让云之湖成为更多认知症长者安心的家,让他们在湖光山色间,体面、温暖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