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张瑾 摄影报道)共溯汉文化之源,共话汉文化之兴。11月5日,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云龙区大龙湖畔开幕。70多位顶尖学者、文化名家、领军人才齐聚彭城,共襄盛会。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汉文化发祥地。本届汉文化论坛的开幕式短片依托AI技术,还原经十多位专家考证的刘邦形象,活化两汉场景,展示徐州出土的汉代文物,尽显汉文化活力。与会嘉宾还依托丰富的汉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探讨在中西文明互鉴背景下如何理解汉文化,并展望徐州城市建设中如何用好汉文化资源。
2025年是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30周年,该项目曾获评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葛明宇在分论坛中分享相关考古研究成果。他表示,狮子山楚王陵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奇特的西汉楚王崖洞陵墓,徐州汉兵马俑也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我国古代兵马俑的又一重大发现,其无与伦比的考古价值,有待更多的学术研究与探讨。
会场外特别设置了“书卷里的两汉”与“非遗里的两汉”展区。“书卷里的两汉”展区展陈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珍本馆收藏的3套珍贵古籍;“非遗里的两汉”展区展陈了80余件以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如仿西汉S形龙形玉佩吕梁砚、歌舞俑六角铜盘等,将千年汉风凝于方寸。此外,由徐州市文联布展的彭城七里主题摄影展,将彭城七里文脉保护、文旅融合、民生改造等最新成果生动呈现。
11月4日,参加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的嘉宾陆续来到徐州。当天下午,嘉宾们观摩考察了下圆墩广场、彭城七里数字体验馆、戏马台等地。连续参加三届汉文化论坛的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朱存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论坛更加契合当前中国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实,聚焦徐州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发展愿景。相信此次论坛将极大地推动汉文化研究和发展,并在AI时代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汉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