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8月14日
语音

新房竞逐品质 刚需安居转向二手房

本报记者 尹亮

曾经,徐州房地产市场格局分明——刚需盘、改善盘、高端盘各守其道。然而近期市场盘点显示,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正在上演。低密院墅、第四代住宅、精装大平层构成新房供应主流,面向刚需群体的纯新盘几乎销声匿迹。

“刚需新盘面临二手房的价格挤压,定价和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迫使开发商几乎一致转向改善型及高端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在“好房子”时代背景下,市场需求已发生实质性变革,新建楼盘纷纷涌入品质赛道。当下,刚需群体正大规模转向二手房市场和保障房寻求安居。

新房高端化已成趋势

梳理近年出让地块可见,低容积率地块已成主流,占比超半数的地块容积率低于1.5。这些优质地块集中分布于云龙湖生态片区、老城核心区及新城区政务圈,犹如城市肌理中的璞玉。

“地段优越、低容积率、大户型、第四代住宅……正成为开发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业内人士分析,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低容积率地块的出让必然引导开发商向精品化、定制化方向转型。以新城区汉风青年路分校北地块为例,1.5的容积率催生了“4栋小高层+7栋洋房+6栋叠墅”的复合产品线,户均面积达167平方米。

即将入市的新项目中,高端楼盘比比皆是,不乏第四代住宅与别墅产品。铜山区泉山森林公园东侧的锦绣云顶规划建设128栋独栋别墅,填补了市场多年空白;月华里、昆仑樾、紫薇金澜等项目则几乎清一色主打大平层。新房高端化已成为徐州楼市的主流趋势。

刚需群体大规模转向二手房

徐州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会长于健分析指出,当前徐州房地产市场成交中,二手房占比已超六成,这表明刚需群体正集体转向二手房。新房市场销售占比落后于二手房的根本原因,正是刚需新盘的缺失。

更值得关注的是二手房成交结构:近七成房源成交价在80万元以下。“老破小”和郊区次新房成为更多刚需群体的选择。“10组客户里,有8组是看低总价二手房的。”泉山区一位中介负责人透露,高总价二手房销售周期远长于低价房源。以8月12日为例,该门店带看的15组房源中,12组为低总价“老破小”。

此外,记者了解到,随着住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公租房、保障房凭借其政策优势,正成为新市民低成本安居徐州的“新宠”。

刚需新盘或成未来新机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刚需新盘市场潜力犹存,甚至可能成为未来新机遇。

“关键在于控制好成本,打造出超高性价比的低总价新盘,其竞争力不容小觑。”业内人士强调,在政策推动下,新建楼盘天然具备“好房子”属性,得房率高等特点使其相较二手房具有优势。只要价格定位合理,市场接受度值得期待。

徐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成锋以商丘金沙地产项目为例说明:其住宅项目综合成本不足4000元/㎡,却提供了超乎预期的品质。“如果刚需楼盘能借鉴这种开发模式,推出价低质优的产品,销量必然可观。”王成锋认为,徐州的城市发展需要吸引大量人才。保障房和二手房虽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但如果市场能涌现一批高性价比的新建住宅,将极大提升居住舒适度与城市竞争力。

新市民王伟的心声道出了刚需群体的普遍期待:“我们非常希望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住进品质更好的‘好房子’。哪怕价格比二手房稍高一些,为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我们也愿意选择新盘。”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