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这三个数字串联起徐州开发区黄外学校校长李桂树的人生。这组数字不仅是命运的烙印,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生命点亮未来的见证。
3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李桂树却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场重大磨难——小儿麻痹症。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父母心急如焚,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去过无数医院。然而,这场疾病最终还是让他落下残疾。
6岁,李桂树拖着残疾的右腿上山放羊。那一天,命运又一次向他伸出无情的“黑手”。在崎岖山路上,原本残疾的右腿被一块巨石重重砸中。那一刻,钻心的疼痛如汹涌潮水般袭来,重伤叠加,给本就坎坷的人生又带来重重打击。
可李桂树没有被打倒,他咬着牙,强忍着泪水,在伤痛中学会更加坚强。他努力帮家里做各种家务,即使身体不便,也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学习上,他更是刻苦努力,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上世纪80年代,他凭借超乎常人的决心和努力考上大学,为人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大学毕业后,李桂树踏上教育岗位,从此将一生奉献给这片热土。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考验这位不屈的勇士。
36岁,他被确诊患上糖尿病。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但李桂树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带着疾病的折磨,毅然继续奋斗在教学和管理第一线。
学生生病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带其就医,跑前跑后悉心照料,关切的眼神与温暖的话语里,满是如父爱般的温情;学生心情不佳时,他便化身最贴心的朋友,凭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功底,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地耐心疏导。在学生们心中,他不仅是校长,更是慈爱的“校长爸爸”。
十几个装在鱼皮袋里的散梨,藏着李桂树和家校间的深情。梨的价值或许还不够路费,但家长坚持送给李老师。李桂树深受感动,这梨成了家校间温暖的纽带,也见证着他用爱与责任铸成的教育丰碑。
办学22年来,李桂树始终立足本职、坚守承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坚持资助学生20多年,用爱心和担当,为无数困难家庭的孩子撑起一片求学的蓝天。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江苏最美资助人”“徐州经开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此外,他还组建了“李桂树爱心工作室”,成立了“心灵驿站”,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困境学生送去温暖关怀。
3、6、36,这组简单的数字,在李桂树的人生中,早已化作顽强拼搏的印记、无私奉献的见证、教育传奇的篇章。他用行动诠释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他的事迹如同一束耀眼光芒,照亮无数人的心灵,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懈追逐梦想!本报记者 周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