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王秋芬)11月16日,第三届“教育智库·扬子江对话”在南京举行。本届对话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与关键路径”为主题。云龙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红艳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体系建构与实践深化”平行论坛上作主旨发言,受到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数智赋能·科学强基”,这是云龙教育提出的战略关键词。陈红艳介绍,“十四五”时期,云龙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实现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跨越。面向新征程,云龙将紧扣教育政治、发展、民生三大属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引擎,以教科人才一体化为支撑,打造“全国创新典范”。
构建“大思政”新格局。作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小学学科德育的体系化推进省域实践》实验区,云龙区依托《协同育人视域下小学思政课程生态圈实践建构》研创团队,以协同生长理念为核心,推动育人体系从“学科教学”走向“全科育人”,形成覆盖全域、贯穿全程、赋能全员的“大思政课”生态,获评江苏省中小学学科德育研究先锋区。下一步,云龙区将进一步升维“全景融构”育人范式,构建开放协同、共生发展的育人生态和良性互构、资源共享、价值共生的“大思政课”新格局。
深化“数智赋能”新范式。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及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云龙区以省前瞻性教改项目《数智赋能课堂减负提质的区域实践》和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工作项目《发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课程与场景开发实践》为实践抓手,推动数智技术融入“研—教—学—评”全流程,建成“云码”资源体系,构建三阶AI课程体系,形成“双螺旋+5C”区域评价模型,实践经验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高端平台推广。“十五五”期间,云龙区将进一步聚焦课堂、评价、治理维度,通过升级数智课堂、优化“云码3.0”推送、完善AI评价路径、迭代智能模型,构建人智协同的教育新生态。
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2025年,云龙区成功获批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区现有“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5所、江苏省STEM教育特色学校5所、“徐州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10所。累计5000余名学生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百余名学子获评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称号。未来五年,云龙区将以构建“校地协同、贯通培养、辐射共享”的科学教育新生态为目标,深化三大实践:推进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课程转化机制;拓展“少年科学院”实践场景,升级AI评测工具;联动多省市共建“大科学教育”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高地并输出可复制经验。
“从‘优质均衡’到‘创新典范’,是云龙教育人必须跑好的历史接力棒。”陈红艳表示,云龙区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贡献“云龙智慧”和“云龙力量”,在教育强国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据悉,本届“教育智库·扬子江对话”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智库代表14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