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11月21日
语音

红色、绿色、古色,绘出乡村“发展三原色”

——铜山区新区街道麦楼社区持续书写幸福生活新篇章

本报记者 胡明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日来,铜山区新区街道麦楼社区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社区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培育、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见行见效、深入人心。

治理有温度,服务暖民心

“不管反映什么事,社区都能及时解决。路灯不亮了,打个电话或跟门卫说一声,很快就有人来处理。”居民朱思凡的朴实话语,道出了麦楼社区治理的实效与温度。把基层网格当作政策传达的“最后一公里”和民生服务的“最前沿”,如今,嘉乐园网格服务站不仅是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同学习全会精神的“流动课堂”,更是收集诉求、化解矛盾、落实服务的“便民窗口”。

紧扣全会“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求,麦楼社区依托“全心办”基层治理平台和“双网格”治理机制,持续优化网格体系,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创新构建“阵地+9+1”治理框架——打造集普法宣传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活动阵地,设立居民议事站、和事佬工作室、平安巡逻队等9个自治平台,并落地“美德信用积分”德治项目,实现治理有力度、服务有精度、人心有温度。

“目前,‘三治融合’与‘全心办’机制已见成效,网格精细化管理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成为常态。”麦楼社区党委书记刘鹏涛介绍道。

乡风润民心,文明传万家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麦楼社区紧紧围绕全会关于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要求,多措并举培育文明新风。社区定期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对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善行义举进行表彰宣传,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纠正,以榜样力量引导居民自觉践行文明风尚。

在这里,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不仅是老人们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传递温暖的纽带。今年重阳节,社区为20多位高龄老人举办了温馨的集体生日会,大家围坐一堂,在志愿者和邻里的祝福中吹蜡烛、切蛋糕、话家常,暖意融融。“以前过节都是自己在家,现在社区总惦记着我们,活动多、人气旺,心里特别暖和。”78岁的独居老人张大爷感慨地说。

产业赋新能,振兴启新程

围绕全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部署,麦楼社区深挖资源禀赋,以农文旅融合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麦楼社区, “七百岁”健康膳食项目门面已打造完成,该项目深度挖掘国家级非遗“徐州伏羊食俗”的文化底蕴,将传承千年的食俗文化与现代健康美食、文化体验有机结合。去年投入运营的“云谷里”民宿,通过利润分成模式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已成为社区农文旅产业的一张亮眼名片。“自运营以来,节假日出租率达100%,日常运营期间出租率也稳定在60%以上。”民宿负责人王康介绍。

此外,麦楼社区还计划依托银山资源组织“跑山活动”,挖掘“宕口”文化底蕴,结合淮海战役焦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教育+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麦楼社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民生福祉’,以基层治理为抓手,答好惠民幸福答卷;深耕农文旅资源,以项目为引擎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把群众期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刘鹏涛表示。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