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亚妮 通讯员 李平)10月14日,全国老龄办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我市《构筑“369”司法助老工作模式,让老年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量》项目成功入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类典型案例。这也是江苏省在该类别中唯一入选的项目。
据悉,本次典型案例共分七类,涵盖创新老龄工作机制、建设适老宜居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
我市此次入选的《构筑“369”司法助老工作模式》由市民政局、市老龄办推送,云龙区人民法院、云龙区老龄协会联合实施。项目聚焦老年人司法维权难点,积极探索司法适老化服务新路径,创新推出“369”工作模式——建设“三个平台”、完善“六项机制”、打造“九个站点”,实现法治力量与温情服务的有机结合。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为老年当事人提供导诉、法律咨询等服务1000余人次,审理涉老民事纠纷案件5120件,其中调撤率达46.2%,并深入社区巡回审判涉老案件20件,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法治获得感与安全感。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负责人表示,司法助老工作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徐州将继续拓展“369”工作模式内涵,把更多法治资源、社会力量汇聚到为老服务中来,推动维权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