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扬 于洪涛
“扫一扫‘入企码’,不仅清楚今天查什么,还能看到执法人员信息,全程公开透明,心里特踏实。”10月10日,在位于邳州经开区的沂州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皮彦虎用手机扫描执法人员出示的“入企码”后,执法人员开始例行检查……。仅用一部手机,皮彦虎就完成了从接收检查通知到评价执法效果的全过程。
这一高效便捷的入企检查模式,源于邳州市市场监管局今年4月创新推出的“入企检查登记系统”。该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整合市场监管计划,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为企业“减负”,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
数字赋能
让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最忙时一周要接待三拨检查,同样材料反复准备,影响了正常生产。”回顾以往,皮彦虎深有感触。过去,由于检查主体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企业常常疲于应付,负担沉重。
为全面规范检查行为,严控入企检查频次,邳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转变执法理念,今年年初创新实施入企检查通知书制度和入企检查登记制度,融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实施“综合查一次”,全力构建“事前审批、事中留痕、事后评价”的闭环管理。
执法人员入企前需通过小程序报批,检查时系统自动生成专属二维码,企业扫码即可签收文书、记录频次与监督评价。“这把‘数字钥匙’,既锁住了随意入企的‘老毛病’,也打开了规范执法新局面。”邳州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修荣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具备“延时检查”与“综合查一次”功能。执法人员可上传一周检查计划,若有其他部门需查同一企业,系统将自动合并。“就像‘拼单’检查。”李修荣说,“系统自动‘匹配’伙伴,实现监管资源最优配置。”
截至目前,通过系统完成的“综合查一次”已达67次,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6%,真正实现为企业“减干扰、增效能”。
信用分级
精准监管提质增效
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和融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基础上,邳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信用+执法”场景,走出一条精准监管新路。
该局结合邳州公共信用评价体系,为企业绘制“信用画像”,实施“信用分级、差异监管”。信用较高的A类企业可享“免检承诺”;B类企业按比例接受“精准抽查”;信用较低的C类企业则实施重点监管。此举推动市场监管从“地毯式巡查”向“靶向式体检”转变。
“‘信用+执法’的检查和清单由系统自动生成,执法人员严格按标准化清单线上执法,全程留痕可溯,杜绝‘任性执法’。”邳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场规范监督管理科科长张巍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画像”并非“终身标签”,而是可动态修复的“健康指南”。企业可通过整改问题、规范经营提升信用等级,享受更便利监管服务。“这种机制既激发企业改进动力,也体现监管温度。”张巍补充。
闭环监督
增强企业获得感
“扫码入企”不仅规范执法,还打通企业反馈“最后一公里”。检查结束后,企业可通过扫码对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性、程序合法性、态度文明度及结果公正性进行评价,所有结果仅限执法监督人员可见,形成有效闭环监督。
“以前有意见也不敢提,现在扫码匿名评价,既方便又放心。”国能邳州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评价满意率达98.2%,“反向监督”既促进执法规范,也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监督功能外,系统还成为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平台内置政策发布栏,及时推送关联政策信息,目前已发布16条惠企文件。“我们通过小程序政策栏,第一时间精准了解并落实相关政策。”邳州新瑞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扫码入企”数字化平台近期完成扩容升级,当地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已完成接入,多部门联合入企检查将成常态,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增效。这一创新成果已入选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改革创新项目名单,并在徐州市推广,为区域性涉企执法改革提供“邳州样本”。
数据显示,自“扫码入企”推广以来,邳州市市场监管局入企检查次数逐月下降,8月比5月减少39.7%,入企检查企业数仅占邳州企业总数的2.9%。所有入企行政检查实时留痕、记录可溯、企业评价可查、全程线上监督,有效避免随意、多头、重复检查。
“推行‘扫码入企’不是给执法添堵,而是转变理念,变监管为服务,让执法更规范、服务更精准。”邳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文永表示。下一步,将探索通过该系统与更多监管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持续整合涉企检查事项,让“减负”成果惠及更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