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正喜
“这款冷链记录仪广泛应用于全球冷藏车、集装箱运输蔬果和低温食品,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能够记录温度、湿度等多项数据并上传至云平台,续航能力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
10月5日,在徐州高新区冷链物联网行业首座“零碳标杆工厂”智能制造中心,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自豪地介绍:“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线下销售,如今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通过数字化营销和国际化发展,目前公司线上销售额已占销售总额的60%以上。”
在全球化浪潮中,出海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选择,精创电气也不例外。“创业初期,我们参加国外展会时,同行认为我们只是在模仿。”这份冷遇让李敏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李敏的坚持下,精创电气每年保持不低于销售收入7%的研发投入。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逐步在全球组建起一支由行业专家和资深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在冷库节能、冷链全周期管理、AI节能控制柜等关键技术上实现持续突破。
精创电气自主研发的ECO2冷库节能控制系统,节能效果高达24%,可有效减少碳排放。然而,面对一些趋于饱和的海外市场,作为后来者的精创电气如何打开局面,成为李敏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拓展美国市场时,李敏决定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通过灵活的线上销售模式快速实现产品覆盖,打响了出海第一枪。此后,精创电气陆续在美国、英国、巴西、俄罗斯等地设立海外分公司,品牌建设成为李敏关注的重点。她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技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升精创电气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精创电气每年在海外举办二三十场技术论坛,既让国内员工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也在交流中树立起中国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如今,精创电气的商标已成为品质与创新的象征,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Elitech商标,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我们不仅生产节能产品,更提供系统性的绿色解决方案。”李敏介绍,公司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体系,包括冷链智能控制产品、多源感知冷链监测记录产品、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检测产品等多条产品线,形成超千个产品型号。
精创电气不仅在产品端推动绿色创新,更在生产制造环节实施绿色化改造。公司智能制造中心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车间拥有19条生产线、200多套生产设备,其中20%为自主研发。“我们正大规模推进设备更新换代,预计投资9000多万元,已获批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1430万元。”李敏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现有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RFID温度记录芯片封装测试线和真空压力表组的自动化生产线。
精创电气还投入1.2亿元打造“零碳标杆工厂”,通过建设屋顶光伏、实施机台能量回收、推广“一箱用50次”的循环包装箱等措施,计划到2026年实现万元产值碳排放降低50%,绿色产品占比超过80%,让“低碳”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绿色制造标杆升级行动的深入推进,精创电气正实现从产品节能到生产全流程绿色化的跨越,助力公司从先进级智能工厂迈向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全球冷链物联网领导者的目标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