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9月30日
语音

生物基『染』出新未来

——访Chloris Biodye蔻芮生染董事长秘书钟孟杰

本报记者 梁梦雨

“我身上的牛仔夹克、牛仔裤,都是用我们公司研发的生物基染料做出来的。”在2025徐州第二十八届投资推介会上,Chloris Biodye蔻芮生染董事长秘书钟孟杰现场展示公司创新实力。

作为全球首个工业化生物基染料研发与生产企业,ChlorisTM的品牌跨越百年不断探索。1890年,德国科学家H. Claessen 从施普雷河中发现了蓝色的微生物。因为技术局限,一直没办法工业化落地。直到2012年,ChlorisTM通过工程生物技术,首次将蓝色素合成酶基因转化到微生物细胞工厂中生产蓝色素。2022年,研发团队成功实现了蓝色素的大规模生产及纺织染色工艺应用。2024年,为了纪念首次发现者,将这一生物基环保天然染料命名为“Claessen BlueTM”。同年,企业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万吨级量产的生物基染料品牌,该项目工厂落地在徐州沛县。

“我们在沛县布局的项目,从2024年初打下第一根桩,到当年完成建厂、试生产,这份‘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速度,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徐州速度、沛县速度!”提及项目落地历程,钟孟杰难掩自豪。他表示,同类项目普遍需要两到三年规划建设周期,而企业一年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搞定,这背后离不开沛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主打环保、天然、可持续的标杆企业,我们生产染料产生的废液、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农田灌溉。为此,我们计划在工厂周边开辟试验田,种植玉米、西瓜等作物,用实际成果向行业和消费者证明环保价值。”钟孟杰说道。

这类工厂旁种田的需求比较特殊,“但政府没有犹豫,反而主动与我们深入沟通,一起支持我们完成试点项目。企业提出的需求,政府第一时间响应,去打破常规,做创新项目,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扎根发展。”钟孟杰感激地说。

从革新纺织染料赛道,到落地全球领先产能项目,项目的发展规划与徐州的产业布局深度契合。钟孟杰表示,将持续深化在徐布局,以生物基染料技术为核心,推动更多绿色环保创新成果落地。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