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秋日彭城,硕果盈枝,大龙湖畔高朋满座。9月29日上午,2025徐州第二十八届投资推介会如期举行。中国物流集团、矿冶科技集团、中国光大环境、航天锂电、博鼎精工科技集团等近300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行业头部企业的代表齐聚彭城,共赴这场投资盛宴,畅谈合作,擘画未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投资意向,更是对徐州未来发展满满的信心与殷切的期待。
投资推介会作为徐州深化开放合作、链接优质资源的标志性盛会,已连续举办了28届。28年的坚守与创新,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家和创业者在这里投资兴业、深耕实业,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在这里放下行囊、追逐梦想。如今,这场年度投资盛会再次奏响“区域中心、筑梦未来”的激昂乐章,彰显着徐州与八方宾客共享机遇、共赢未来的真诚愿景与坚定步伐。
产业向新,澎湃发展动能
东风鼓荡,大潮奔涌。行走在彭城大地,扑面而来的是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映入眼帘的是奋进争先的新景象。今天的徐州,正加速迈上万亿新能级,乘势而上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处处涌动着攀高向新的澎湃动能。
此次大会,优选了20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场集中展示,涵盖“343”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实现脱胎换骨的产业蝶变。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力赋能,徐州科创圈扬帆启航,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纳入工信部培育计划,云龙湖实验室获批江北唯一省实验室……科技创新正成为支撑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点。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徐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持续竞逐产业新赛道。“343”创新产业集群集聚成势、总规模近7800亿元,其中工程机械“一号产业”正积极抢占“具身智能+”“新能源+”风口,稳步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已成千亿级集群;高端纺织等传统产业“老树抽新枝”,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新苗育大树”,深地空间利用、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之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在加速崛起。
“项目之所以选择落地徐州,正是看中了徐州已形成蓬勃发展的工程机械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福建神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占秋忆说。
徐州坚实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优质项目的持续涌入。1—9月,全市签约注册亿元以上项目465个,协议总投资1349.9亿元。其中,“343”创新产业项目4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65个,展现了强大的产业向心力。一批产业集聚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为徐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此次优选并进行集中展示的20个合作项目中,由航天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20GWh磷酸铁锂圆柱电池项目,拟投资51.42亿元,使用标准厂房约5.6万平方米及402亩土地,年产20GWh磷酸铁锂圆柱电池。
由中国物流集团、徐工集团等央国企合作的工程机械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拟投资14亿元,将建设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综合物流园区,是“两业融合”的典范之作。中国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高度评价徐州发展,他指出,中国物流集团因工程机械与徐州结缘,双方在推进“两业融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方面合作空间广阔。
模式优化,开启招商新篇章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携手逐梦、共创美好未来的新实践。
去年底,国家层面正式出台文件,赋予徐州建设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正聚于此。
本届推介会聚焦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围绕“343”创新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采用“1+3+N”活动架构:以1场综合投资推介会为核心、3场专题互动活动为支撑、N场特色招商活动为延伸,推动企业投资意向与应用场景、市场需求和资源要素精准对接,持续放大“投资徐州”的品牌价值。
“为了让客商深入了解徐州在政策、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我市招商模式不断创新求新,力求通过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等方式,增强广大客商选择徐州、投资徐州的意愿和信心。”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应用场景招商,正成为徐州吸引优质项目的“新法宝”。现场,每位参会嘉宾都收到了一本《“343”创新产业集群应用场景招商项目手册》,里面系统梳理了24个应用场景下的160项具体招商需求。“有了这本手册,我们能够精准对标企业项目需求,共享徐州发展机遇。”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龙对此深表赞同。他特别看好与邳州的合作,认为其产业基础深厚、定位精准、服务高效。集团决定将总投资超53亿元的新能源材料项目落户邳州,致力打造国家锂电池回收领域的标杆。
“与传统招商模式不同,场景招商的核心在于资源、机会、市场的开放,推动从‘给政策’‘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市商务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这种新模式能有效缩短招商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为产业链招商注入新活力。
政策护航,厚植兴业沃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投资徐州、深耕徐州”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普遍共识。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已蝶变为“投资者向往之地”“创业者理想之地”。这背后,是徐州持之以恒深度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徐州,站到了营商环境优化的新起点,致力于在服务效能变革中构筑互利共赢的新生态,始终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全力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放开手脚干事业。
博鼎精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峰对徐州优良的营商环境赞誉有加。博鼎集团投资建设的项目预计今年11月即可建成投产,他感慨,在徐州,企业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更与本地供应链深度协同,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数族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剑表示,徐州对数字产业的重视、坚实的工业基础沉淀的海量数据、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共同构成了吸引企业落户的强力磁场。
今天的徐州,已成为高端要素的聚合点,在绿电保障、应用场景、延揽人才、数据供给等各个方面均优势明显。“深耕徐州,意味着能享受优越的资源配置,感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王立峰表示。
东风鼓荡,大潮奔涌。奋进争先的新徐州,正以开放的姿态、诚挚的心意,邀请八方宾客共享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场景革新等发展机遇,以深化改革的决心为墨,以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为笔,在淮海大地上挥毫,筑梦未来,携手共创区域中心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