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中秋的韵味渐浓,在徐州人的记忆深处,总萦绕着旗山矿月饼那扑鼻的酥香。这枚诞生于煤矿食堂的朴素点心,以其皮薄如纸、馅料丰盈的独特风味,成为徐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中秋符号。近日,乡村姐妹花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贾汪区大吴镇,探访旗山矿月饼生产车间,抢先品尝这份承载记忆的美味。乡村奇遇季第十期《思念是一种饼》今日上线,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平台同步播出,欢迎收看。
走进月饼生产车间,一股温暖而馥郁的香气瞬间包裹全身,那是面粉的麦香、黄油的脂香与烘烤的焦香交织而成的独特气息。眼前呈现的,是传统匠心与现代效率的奇妙融合:优质面粉在机器匀速搅拌下,化作柔韧的油酥面团;机械臂精准地将面团擀制成薄如蝉翼的面皮,丝滑送入下一个包馅工序,模具轻压间,月饼形态立现;成型的月饼被整齐码入烤盘,送入烤箱。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展厅内,乡村姐妹花掰开一小块经典五仁月饼,温热的气息随之散开。牙齿轻叩的瞬间,酥皮碎裂,发出细微的“嚓嚓”声。金黄酥皮下,是饱满到几乎要溢出的馅料:花生的脆爽、核桃的浓香、芝麻的醇厚、葵花籽的丰腴……丰富口感在舌尖层层绽放,香甜萦绕不散。这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唤醒了岁月沉淀下的醇厚记忆。
徐州苏旗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洪,饶有兴致地和姐妹花“拉呱”,揭开了旗山矿月饼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旗山矿为了改善矿工的伙食,食堂师傅们精心研制出了这款月饼。后来因为实在太受欢迎,食堂窗口开始限量售卖。那时候在徐州,中秋时节拎上两包旗山矿月饼走亲访友,可是件既实惠又倍儿有面子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旗山矿月饼也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冰糖山楂、鲜奶椰蓉、榴莲、板栗等新口味,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2024年,旗山矿月饼制作技艺正式入选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一块小小的月饼,早已超越了节令点心的范畴,它象征着团圆,更凝固了一代代煤矿工人风雨同舟、苦尽甘来的共同岁月。
我们诚挚邀请您推荐或自荐那些藏在时光深处的村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产品、独具特色的养殖项目、温馨惬意的民宿、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非遗,还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文旅项目……我们将提供创意策划、品牌打造、精准营销、线路设计、资源对接等乡村赋能服务。
报名电话:1586218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