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9月11日
语音

用诗歌书写童年

本报记者 李小委

在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有一群孩子,他们以诗为马,用稚嫩的笔尖书写新时代乡村的赞歌。近日,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举行,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星河”童诗社荣获“新时代好少年”称号,这也是徐州市首个以集体身份获此殊荣的乡村小学团队。

“星河”童诗社的诞生,源于2015年一名五年级学生王杰的一次自发提议。他自从五年级跟随刘春娥老师学习了童诗创作,就深深被吸引。

繁花开落 至凋谢 也许只是一瞬间

繁星明亮 至熄灭 无人知晓

有多少思念 就有多少泪水

露 也许不会像星星那么明亮

但它绝对比星星更加真诚

我 也许无法为你得到最大的星

但我可以捧起最亮的露滴

只为在人群中

高高凝视你

这首诗来自于王杰同学的《我为你点亮人生中最亮的星》,这也是他为诗社写的第一首诗,于是他和几个同样热爱诗歌的孩子自发组成了一个诗社。他们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弱光亮,如果很多星星汇聚在一起,那就可以成为耀眼璀璨的银河。带着这样美好的希冀,童诗社从原本只有两三个人的形单影只,到后来十几人再到几十人的加入。本届诗社共有56名成员,主要来自于学校二至四年级学生。学校为了呵护孩子们的热情,为此特别开辟和打造了诗社专用教室。就这样,一间小小的童诗社让一所乡村学校氤氲着诗意,处处回荡着欢声笑语。

“星河”童诗社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群体,有的学习成绩优异,因为好奇;有的不善表达,希望借助文字叙说内心;有的没有好朋友的陪伴,这里会有包容和拥抱……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诗歌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从读诗到写诗,从教室到田野,从落叶飘飞到山花烂漫时,处处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星河”童诗社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乐园,同时也助推了学校童诗工作室老师们创新课程的研发。比如:晨诵课程、日记诗课程、童诗融合课程、童诗创作课程、童诗采风课程、花园课程以及参加了乡村学校的公益行动“是光课程”。在这样丰富的课程里,童诗社的孩子们徜徉在诗意的花园,他们人人都是“小诗人”,也是“小老师”。

因为一粒星火,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广袤旷野;因为诗歌,孩子们眼睛里的光亮汇聚成了河。“星河”童诗社在新时代的征程里,展示着小小少年的英姿勃发,也传递着坚定的使命信仰:他们走进街道养老院,为爷爷奶奶们公益劳动和演出;他们也走进村史馆,向村民们讲述先辈们的峥嵘岁月;他们登上了“乡村大舞台”,传递着家乡生活的真善美;他们也走进山林,用自己的行动当起了“护林员”……希望这一群小小的诗童,能继续用诗歌歌颂美好,用诗歌书写童年,阔步向前,逐梦未来,他们一定会证明:被诗歌吻过的童年,终将长成支撑文化自信的脊梁。

本报记者 陈艳 摄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