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李小委 )9月9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全区教育大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总结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研究部署教育强区建设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
去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教育作为民生“1号事业”,以“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为目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高分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现场评估并申报国家验收;新投入使用振兴路幼儿园、鲲鹏路中学等学校,新增学位3900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教育教学更加均衡、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新增省课程基地4个、省基础教育内涵改革项目8个,项目数量及占比位居全市前列;新增正高级教师5名、省教学名师2名,35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学大赛中斩获佳绩;与高校联合实施22个攻关项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学生更是一举夺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一项项成果,标注着徐州经开区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稳步迈进的坚实足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徐州经开区把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动员全区上下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重点在“四个聚焦”上持续发力。
聚焦立德树人,擦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鲜明底色。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五育并举”提质行动,开足开齐体美劳课程,呵护学生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聚焦优质均衡,答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代考卷。学前教育突出“普惠+托幼一体化”,义务教育突出“集团化+内涵式”,高中教育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国际教育突出“全球化+融合化”,让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
聚焦产教融合,打造“教育—人才—产业”深度耦合样板。围绕“2+3”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聚焦强师兴教,营造“尊师重教、崇智尚学”浓厚氛围。实施“菁才强师”工程,加大优秀教师引进与培养力度,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教师待遇,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会上,集中观看专题片《向光而行 共沐新辉》,徐州经开区科技教育局、金龙湖街道、工业学校、侯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会议还印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强区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实施“党建赋能”“启智润心”“扩优提质”“内涵提升”“菁才强师”“安全护航”等六大工程,加快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奋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徐州经开区将锚定“人民满意”目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火热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凝聚全区教育战线的智慧和力量,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徐州经开区新实践注入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