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8月22日
语音

以新破局,找准“第二增长曲线”发力点

梁梦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作出重要部署。这不只是推动年度经济工作的一种顶层设计,也是宏观经济治理理念的一种升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冲击着现有的产业面貌和竞争格局。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徐州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大力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聚力深化绿色转型,加快制造业向设计、再制造后市场等领域进军,拓展“第二增长曲线”。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领域,为企业寻找“第二曲线”提供了方向。

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本质上是一场“凤凰涅槃”式的二次创业。它不只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修补,更是对未来发展逻辑的革命性重塑。制造业企业更要走出传统业务模式的舒适圈,优化产业结构,以智能制造重塑存量,以创新驱动开辟增量。

从徐工集团的“数字孪生工厂”到华东机械的智能产线,数字化、智能化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从弘德光电拓展智能汽车显示屏市场,到徐工布局新能源赛道,企业主动“裂变”,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从恒久机械突破氢能源装备“卡脖子”技术,到中科宝溢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催生出一批批科创力量。

这些转型路径交汇成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告别依赖资源和规模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依靠技术、效率与创新的新质生产力驱动。如果说设备更新是表,智能转型是里,那么创新引领才是根。正是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徐州制造业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

如今的徐州,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产业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第二增长曲线”,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发展质量的飞跃,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澎湃新动力。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