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瑾)7月2日下午,徐州方志大讲堂走进云龙书院,由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照建主讲《徐州汉文化的考古学观察——简评徐州汉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此次活动由徐州市史志办公室主办,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云龙书院协办。讲座从“两汉文化看徐州”破题,概括徐州汉文化是两汉时期诸侯王国封国楚国、彭城国在徐州境内遗存的物质和文化遗存的总和,是汉初文化发展的高峰和典型代表。徐州汉文化高度发达的重要原因是第一代楚王刘交文武兼修,治国有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汉代彭城成为一时之都会,西汉楚国成为东方大国,孕育了徐州汉文化创新性、开放性、先进性、融合性的文化特点。
刘照建,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参加或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课题等20余项研究工作,被授予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徐州汉文化发现和研究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对汉文化遗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深刻解读徐州汉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刘照建的讲座深入浅出,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