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洪涛 通讯员 冯琼琼)“炒货之乡”邳州市邹庄镇80%居民常年在外从事炒货行业,形成了“夏季集中返乡”的特殊生活节奏。近日,邹庄镇将移风易俗工作与返乡高峰期深度结合,在村民集中返乡期间开展了“文明乡风建设月”活动。
活动现场,邹庄镇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全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刚性要求,并将承诺书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制作宣传彩页,内容涵盖民法典婚姻条款、本地典型案例等,通过集中发放、入户宣讲等方式覆盖所有自然村。开展“双上门”服务:上门签订《红白事安全承诺书》,明确宴席规模、车辆数量等标准;上门指导事主填写备案表,建立“一户一档”台账。
为了提升红白理事会的效能,邹庄镇每月召开理事会例会,通报各村婚丧事宜备案情况,研讨突出问题解决措施。约谈辖区内歌舞团负责人,要求提供演出许可证复印件、演员名单及节目单备案,严禁低俗表演内容。此外,建立“红黑榜”制度,对违规承接丧葬演出、开展封建迷信活动的团体纳入文化市场黑名单。
为了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邹庄镇还举办了移风易俗宣讲会,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高价彩礼的危害,向广大村民倡议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文明乡风的推动者。邹庄镇“最美家庭”代表韩洪远分享了家庭故事,倡导广大家庭养成文明节俭习惯,推动移风易俗,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在全社会营造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通过移风易俗活动宣传,邹庄镇广大青年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价值观,进一步推动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邹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组织成立了文明婚俗志愿劝导队,并设置文明婚俗引导员,精准掌握适婚青年情况,不定期上门开展宣讲劝导,引导适婚青年及其家长摒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随礼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