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瑾)6月1日,徐州梆子《大汉女使》剧本研讨会在潘安湖畔举行。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越剧院、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剧本的提升,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大汉女史》取材于汉武帝时期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冯嫽的故事。彼时的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与汉朝战事频繁。徐州女子冯嫽作为侍女,随同和亲公主刘解忧踏上西行之旅。她既有政治才能,又善于外交,深得西域人民的敬服,被尊称为冯夫人。全剧讲述了冯嫽不负国家大义,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搭建桥梁的传奇事迹。
该剧特邀上海越剧院编剧安树担任编剧,由一级演员燕凌任艺术总监,上海评剧院一级导演齐宁任该剧执行导演,一级作曲董瑞华任作曲,高级唱腔设计孟宪同任唱腔设计,二级美术设计师罗雷担任舞台美术设计,一级演员吴燕饰演主要角色。
安树在介绍剧目创作情况时,称赞冯嫽在西域数十年,其功绩不可磨灭,值得书写。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张仲年、山东省吕剧院原院长刘桂成认为,以冯嫽一角对接丝绸之路的当代话题,剧本题材契合观众欣赏戏曲的需求,在未来的排演中需要多遵循中国戏曲的独特规律,体现其“戏味”。
江苏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超认为,关于冯嫽的作品较少,剧本易于引起观众共鸣。齐宁从导演角度剖析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表示戏剧矛盾冲突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一级舞美设计张学伟、袁伟庆从用好汉文化典型符号等角度,探讨了舞美设计与灯光运用的优化方案。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崔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大汉女史》结合徐州本地的汉文化,把冯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体现出来了,剧本符合梆子戏的呈现形式,体现出浓厚的地方戏曲色彩。
据悉,《大汉女史》动议于2024年5月,江苏省梆子剧院演职员深入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地采风,充分挖掘两汉文化资源,目前各项创作工作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