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5月30日
语音

去“蛙两季”体验田园创意

乡村推荐官第四十三期《中式庭院里的农耕潮趣》今日上线,欢迎收看

本报讯(记者 张伟)在一座中式园林里割麦子、编草帽、甩宽面、DIY酸奶、烤面包……乡村推荐官小张又去哪里嗨了?原来,这是位于铜山区汉王镇丁塘老街的“蛙两季”,一座田园综合体。徐报集团希望的田野“乡村推荐官”栏目“村游记”第十三期(总第四十三期)《中式庭院里的农耕潮趣》于5月30日上线,徐州发布视频号、“乡村推荐官”同名抖音、小红书同步播出,让我们一同跟随镜头去感受这场乡村甜蜜之约。

推开“蛙两季”的门扉,仿佛走进一幅中式园林画卷里。映入眼帘的是曲廊、花窗、水榭……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青石板小径蜿蜒至清清荷塘。很难想象,农耕、品咖、嗦面、烤欧包等不同风格的体验元素能融合在这座中式文艺空间里。“蛙两季”的田野里,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生机勃勃。这片麦田在端午当天即将被参加“割麦大赛”的亲子家庭“收割一空”,乡村推荐官已经提前体验了一把。左手揽过一把麦秆,右手握紧镰刀,刀锋紧贴麦秆底部,用力向后一拽,一把麦子便被成功收割。干了不一会儿,乡村推荐官就感觉汗如雨下,但当抱着亲手割下的麦子缓缓走出麦田,顿时成就感满满。除此以外,在这里还能体验麦子的加工过程。双手揉搓麦粒,麦壳在掌心发出爆裂的脆响,带来微微的刺痛感,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轻轻一吹,麸皮漫天飞扬,再将饱满的麦粒放进石磨,旋转的过程中明显感觉颗粒越来越小,不一会儿,雪白细密的面粉便从石缝里流出。

带着磨好的面粉,乡村推荐官便开启了更加丰富的体验之旅。“蛙两季”分为“穗·两季”“面·两季”“萃·两季”“咖·两季”四大体验板块。

“穗·两季”是“蛙两季”的面包工坊。麦田旁有十余座白顶红砖的窑炉,室内亦有科技感满满的现代大烤箱。你可以将面团包上奶酥,也可以铺平撒上芝士做披萨,然后用木铲送入窑炉,柴火与麦香的交响便悄然展开。奶酥面包外皮在柴火炙烤下形成金黄酥脆的硬壳,咬开瞬间溢出浓郁黄油香;手工披萨边缘泛起焦斑,薄脆饼底承托着微焦芝士的咸鲜奶香。游客享受窑炉炊烟带来的烘焙野趣,而专业的面包师则用烤箱精准出品各式欧包。

“面·两季”是一个面馆,可以直接点上一碗打卤面,也可以自己做一回甩面师傅。擀薄一块油亮的长条面团,双手向外一扯,扯出一道银弧,左右拉伸,上下弹跳数次,还可以调皮地在头上翻飞,面团十分听话地自由伸缩。丢进沸水中,看着面条翻腾如银龙,捞出时,三根宽面竟然堆叠出满满一大碗面。浇上肉卤、菜丁、辣子,一碗美味的大碗宽面就出锅啦。

“萃·两季”是什么?竟然是一个酸奶屋。你可以直接指着冰柜里的奶皮子、干噎酸奶点单,也可以自己DIY一个青蛙酸奶。乡村推荐官得到一碗凝脂般的厚酸奶食材,用小刮刀不停抹平酸奶,绘出憨态可掬的青蛙脸和大眼睛轮廓。裱花袋里是融化的巧克力酱,画出眼睛和嘴巴,青蛙立刻形象起来,再在四周撒上坚果碎,就像一幅儿童画作,不忍下口。

“咖·两季”顾名思义就是咖啡馆,内饰尽显混搭的艺术风格,家具都是榫卯结构,中空的树桩,可能就是一个咖啡桌。在这里,除了能品尝美式、生椰拿铁、橙C拿铁等,还能用咖啡豆作画,用咖啡渣混合营养土,做成多肉盆栽。

乡村推荐官对“蛙两季”的起名产生了兴趣。据“蛙两季”负责人王珍珍介绍:“‘蛙两季’是一个以自然农作和农耕文化为基础的综合性农文旅品牌,青蛙IP不仅象征天然生态质检员,代表无农药种植和纯净食材,还能唤起‘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牧歌乡愁;‘两季’是时间概念,不仅是水稻与小麦轮作体系,还延伸出四季业态闭环,隐喻生命循环与都市人‘快慢两面性’。”

在端午假期来临之际,“蛙两季”推出五大沉浸式体验计划,从窑炉烟火到麦浪金黄,从手作艺术到咖啡香韵,会有许多小朋友来研学体验,也诚邀市民朋友来打卡,体验一场自然与创意交织的端午。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