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2025年04月14日
语音
铜山区单集镇庙山村实施基础设施攻坚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春景图”

本报记者 张焕钰

四月,春和景明。走进铜山区单集镇庙山村,新铺的沥青路蜿蜒延伸,连片的蒜田青翠欲滴,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满载农资的货车往来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振兴图景。作为2024年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项目,庙山村聚力基础设施升级、特色产业培育、治理效能提升,在春日里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庙山村抢抓农时前的黄金期,实施基础设施攻坚:2公里主干道完成沥青摊铺,1000余平方米入户巷道实现硬化,60余座旱厕退出历史舞台,100余盏路灯次第亮起。通过拆除乱搭乱建200余处、规整“蜘蛛网”线路、推进生活污水全域治理,村庄腾挪出20亩公共空间,既为农机通行、晾晒仓储留足场地,又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以前村里路窄坑多,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春耕时农机进田都犯难。现在路宽了、灯亮了,连污水管网都通到每家每户!”村民王女士指着门前新硬化的巷道说。

立足“土特产”优势,庙山村以“党建+股田制”激活土地潜能。“我们继续推进300亩土地流转工作,因地制宜,扩大优质浅水藕、大蒜、西瓜、酥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村党支部书记陈雪峰在春耕现场介绍。

为延伸产业链条,村里同步推进仓储烘干车间建设。更让群众欣喜的是,闲置校舍将被改建成加工车间,与绿途厂合作的生产线也将扩大用工规模,吸纳更多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每天骑车5分钟就能上班,工资也不低,农忙时还能兼顾自家田地!”村民赵女士已经攒足了期待。

庙山村还将乡村治理融入春风化雨的细节: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各项建设工作,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调解委员会驻点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

一村民家刚刚挂上“美丽庭院”奖牌:“现在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了,咱家庭院就是个小花园。”该村民说。

据村“两委”透露,年内,村里将启动优质稻米深加工项目,并争创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