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浚豪
“您好,去戏马台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在户部山站下车……”国庆中秋假期,这样热情而细致的指引在徐州各大交通枢纽、景区商圈频频可以听到,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彭小青”志愿者,已成为徐州街头一道动人的风景。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团市委联动各县(市、区)、徐州经开区团委及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青年文旅志愿服务,累计招募志愿者2300余人,覆盖全市67个重要文旅、交通点位。
团市委联动市文旅集团、市地铁集团等单位,重点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9所在徐高校,选拔15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文旅守护团”与“畅行护航团”。
“文旅守护团”分赴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云龙湖水上世界等14个重要文旅点位,提供秩序维护、游览引导与文化讲解服务。“畅行护航团”活跃在全市22个重点地铁站,为游客提供行李寄存、协助购票、路线咨询等便民服务,畅通游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您是第一次来徐州吗?诚邀您来这些地方打卡。”在地铁徐州火车站站,志愿者们送上来自徐州的“第一张笑脸”,让游客的旅程从起点便充满温情。来自山东菏泽的游客高先生感慨:“上次来徐州都是五六年前了,徐州的变化真大,我都认不出来了。多亏了这些志愿者们,帮我解决了不少麻烦。”
各县(市、区)团委同步动员,770余名志愿者在商圈、景区与特色街区同步上岗,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从名胜古迹到现代商圈,从湖光山色到街巷烟火,“彭小青”的身影无处不在。
“这段用行动传递温暖的经历,是我这个国庆假期最珍贵的回忆。”来自山东的大学生李博轩假期没有回家,选择成为一名“彭小青”,他说,“每一次耐心解答后,游客那句真诚的‘谢谢’都让我感到特别暖心。虽然站久了很累,但想着能帮到大家,就觉得付出是有意义的!”
大型活动保障中,“彭小青”们同样表现出色。10月3日至5日,2025中国·徐州CBSA斯诺克巨星邀请赛举办期间,40名“彭小青”志愿者投身赛事服务,从预检咨询、入口检票到秩序维护、合影引导,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00小时,以专业的素养和青春的热情,为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专业的尊重与团队协作的默契,让我感触最深。”来自徐州医科大学的“彭小青”尼皮莎说,“比赛现场,我要引导观众入座,还要举‘保持安静’提示牌。看着观众共同屏息,待击球入袋后由衷鼓掌,我倍感成就,同时也感受到了斯诺克的独特魅力。”
志愿服务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便利,也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收获了成长。印嘉帆在徐州圣旨博物馆担任讲解志愿者,她深有感触地说:“志愿服务期间,我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传递的成就感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深化文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加强与在徐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志愿者培训渠道,同时聚焦游客需求与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点位与内容,探索“文旅+志愿”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您游玩,我护航”。这个假期,“彭小青”用热忱服务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让更多人记住了徐州的温度。未来,这股青春力量将继续奔走在城市需要的每个角落,为徐州注入更加绚丽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