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3

从『漫灌』到『滴灌』、从『人工』到『智慧』 徐州经开区以『三个转变』做实党员教育培训 徐州日报 | 2025-10-10 

本报记者 朱二俊

企业将生产间隙变为学习黄金时段,“红色家书”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断线”……

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紧扣“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员经常性和集中性教育融合模式,以“三个转变”为切入口,着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扩面增效,为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夯实底板。

从单一粗放漫灌

向多元精准滴灌转变

“过去党建学习和业务工作总感觉‘两张皮’,如今的培训,既解渴更解惑。”在2025年度“红领培优”第五期开放课堂上,徐州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党员董明明结合“千人助千企”的一线实践,讲解产业转型升级中党建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坚持“全员覆盖、应训尽训”,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精准台账,对各级党组织隶属党员、临时党组织党员、经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接确认的党员分类建档、分类施策——针对流动党员打造“红色家书”“云课堂”等学习载体,对因病因事缺席党员严格落实“补训”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教育培训无盲区。同时,采用“短周期、高频次”方式,全面启动党员和党组织书记规模化集中轮训和调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批,轮训党员527人次,调训党组织书记584人次。

在确保“应训尽训”基础上,徐州经开区紧扣党员教育七项基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引领+领域特点要求”内容体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精心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课”,并加大对领域特点和党员需求的调研分析,开设“定制课”。基层党(工)委结合辖区特点,围绕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机关党员、事业单位党员、国有企业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需求,打造“梨园课堂”“环优课堂”“湖畔学堂”等特色载体,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分类模式,推动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教育覆盖率和质量双提升。

从传统人工台账

向快捷智慧平台转变

“以前培训学习情况全靠人工统计,既耗时又容易出错。现在有了智慧党建的集中培训模块,扫码签到、自动记学时、生成电子档案,学时管理既智能又精准。”在近日开班的徐州经开区2025年党员集中轮训上,一位参训的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

为让培训实效看得见、可追溯、可评估,徐州经开区在“经开区智慧党建”平台增设“集中培训”模块,将课程推送、学时统计、课程内容、效果评估等功能“打包集成”,以“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党员培训从“人工台账”到“智慧平台”的转变,从源头破解传统培训管理难题。据统计,目前全区党员学时达标率达98.7%,切实筑牢党员学习的“硬根基”。

在强化量化管理的同时,徐州经开区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设,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逐级备案”机制,筑牢责任链条。各基层党组织向隶属党(工)委报备培训计划,基层党(工)委向组织人事部备案计划,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连贯有序。

从单向组织输出

向组织和党员双向互动转变

“培训内容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形式是否贴合党员喜好?”在金山桥街道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表上,这类聚焦实效的问题成为核心评价标准。这是徐州经开区以结果运用为导向,推动党员教育从“重形式”向“重实效”转变的缩影。

为确保党员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徐州经开区构建“计划备案—过程督导—结果运用—公开反馈”全链条管理机制,将党员参训情况、学时完成情况、学习表现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各级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把党员基本培训质效纳入年度党建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建立培训效果跟踪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绩效观察等方式,持续跟踪培训后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情况,评估培训实效,并将评估结果反馈至培训各环节,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育培训闭环管理。

“现在明显感受到党员集中教育不再是‘填鸭式’灌输,而是实打实帮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自然高了。”江苏美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员许茹玉表示。强化结果闭环运用不仅规范和提升了培训工作水平,更激活了党员参与热情与资源整合活力。

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大庙街道党工委为每位党员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学习档案,实时动态更新学时数据,加强“训后”管理,即时生成培训反馈,提醒学时尚未达标的党员主动补课,并精准制定后续培训安排。通过跟踪评估、答疑导学等方式,将学习成效与履职实效比对匹配,让教育成果看得见、用得上。

金山桥街道组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闭环运用的分析研判,街道有针对性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例如联合辖区高校开发思政“金课”,依托“桥小侠工作室”等服务站点,为社区新业态领域党员量身定制“家风建设”“社区治理”等特色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配送与高效利用。

“我们将持续通过科学分类施教、规范学时量化、严格备案督导、强化结果运用,完善组织人事部抓全域示范培训、基层党委抓领域专题培训、基层党支部抓覆盖兜底培训的体系,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徐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