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亚妮
9月27日,由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殡葬协会承办、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协办的2025 年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徐州殡葬赛项选拔赛在徐州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殡仪二馆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赛程中,来自市民政局直属和各县(市、区)殡葬系统的近40 名选手齐聚一堂,在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两个工种的比拼中同台竞技。
严谨规范
公正公开见证实力
9月26日的理论知识测试环节,选手们伏案疾书,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与严谨的理论素养。
27日清晨,选手们分批次进入考场,每个考场均设有监督员全程监督,实行封闭管理。选手现场抽取试题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比赛环节,评委则全程观察、记录,待每位考生完成考核后,当场打分、当场公布成绩。
“这种现场出分的方式,既能保证评判的公正透明,也让我们对自身表现有更直观的认知。”一名参赛选手赛后说。
在殡仪服务员赛场,选手需完成“洽谈”和“主持”两个环节。其中,洽谈环节模拟接待逝者家属的场景。面对“考官”扮演的家属,参赛者们语调沉稳、态度真诚,耐心地介绍服务流程、解答疑问。
有人在讲解中递上纸巾,缓解家属的悲伤情绪;有人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家属作出决定。
看似简短的几分钟洽谈,实则全方位考验着殡仪服务员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主持环节则重点考查选手的临场表现力与语言组织能力。站在台前的选手神情庄重,语速适中,语调饱含对逝者的敬意,将告别仪式主持得既庄重肃穆,又不失人文温度。
“殡仪服务不仅仅是完成一场仪式,更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对生者的安慰。”江苏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汉平坐在评委席上,不时点头肯定选手的做法,在他看来,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背后,传递的是殡葬行业从业者应有的职业的尊重感和责任感。
专注沉静
匠心温暖最后一程
相较于殡仪服务员赛场的温情互动,遗体防腐整容师的赛场氛围更显紧张。
该工种的实操环节高度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涵盖缝合和塑形两项技能。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依据三张不同角度的照片,运用雕塑泥与刻刀,在头骨模型上精心复原人物的“三庭五眼”。这不仅要求娴熟的专业技能,更考验着他们对人体比例协调的把控能力与艺术修复功底。
考场内,选手们额头渗出汗珠,但手上动作始终沉稳细致,有人仔细调整模型角度,有人耐心修整细节,力求还原最自然的面部形态,展现出专业与敬畏。
“遗体整容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耐心和敬畏。”来自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殡仪二馆的参赛选手韩龙斌说,“平时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遗体修复,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生者最大的安慰。”
据了解,此次竞赛作为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徐州选拔赛,最终优胜者将代表徐州市出战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徐州市高度重视民政技能人才培养和殡葬行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举办此次技能竞赛,不仅能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还能在全行业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敬业、精业、专业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