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丰县,果香四溢,稻浪翻滚。
9月23日上午,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县主场活动,在丰县果树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举行。活动现场,农业科技新品发布、特色农产品展销、休闲农业体验、直播带货助农等环节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丰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勾勒出一幅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活动现场,丰县的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江苏大沙河集团基地主任张忠伟介绍:“正值秋季,我们带来了6类当季产品,像秋月梨、酥梨、阳光玫瑰葡萄,还有水蜜桃、蟠桃等。借丰收节这个平台,我们想把丰县的优质特色产品推荐给更多消费者,让大家认识丰县、爱上丰县农产品。”这些饱满多汁、香甜可口的水果,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在此次丰收节上,丰县还展示了其农业发展的“硬实力”——新品种、新技术发布。关于小麦、水稻、玉米等适配丰县当地条件的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发布,为丰县农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让丰县的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丰县的农业发展,不止于传统的种植养殖,休闲农业在丰县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中介绍的特色自摘园,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在宋楼镇的百年梨园,不套袋的白酥梨成了“明星产品”。梨园园主开心地说:“不套袋的梨外表受阳光照射自然发黄,个头饱满,吃起来更脆更甜,核还小。”开园后,通过自摘、网络销售和直播带货等多元渠道,这份来自百年梨园的清甜飘向了江浙沪皖等地区。
丰县的特色农副产品产业,正在不断拓展产业链,袁集村的葫芦产业便是典型代表。在金阳六号农场里,十余种造型别致的文创葫芦让人眼前一亮。从品种筛选到手工塑形,再经刊刻烙画等工艺加工,这些融入“福禄”寓意的文创葫芦,摇身一变成为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工艺品,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凤城街道金蝉养殖基地,养殖户张静昂通过精准调配“营养液”,缩短金蝉生长周期,单晚产量可达4万至5万只,高峰期一晚产量能超10万只,每亩林地的收益在1万元以上。在欢口镇牧伊养鲤场,养殖户沙培培夫妇将普通鱼塘发展成40亩现代化养殖场,年产锦鲤鱼苗300万尾,年效益突破200万元。锦鲤产业还带动了饲料加工、水族器材等配套产业发展,年产值近千万元。
此次丰收节的直播带货环节,更将丰县的特色农副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丰县部分新农人和村书记化身 “农产品推荐官”,在直播间里热情地介绍新鲜多汁的秋月梨、营养丰富的木耳丝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丰县凤城街道刘李三村村书记王涛难掩喜悦:“很高兴来到今天丰收节的直播间,通过这个平台,能更好地把我们村的木耳丝、菌汤包、羊肚菌等农产品展示给大众,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好产品,也能帮村民们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丰县的农业发展,是一部充满希望与奋斗的故事。从特色种植、养殖到休闲农业,从农产品销售到产业链拓展,丰县正以此次丰收节为新的起点,在农业科技创新、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丰县的特色农副产品将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丰县的百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更多幸福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