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1

地铁6号线首发体验 沉浸式感受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交通 徐州日报 | 2025-09-20 

本报记者 吴一凡

近日,徐州地铁6号线的开通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城市体验官》栏目记者一凡成为首批体验6号线的乘客,与多职能队员李傲一同开启这段“紫薇蓝”的智慧交通之旅,为大家揭开地铁6号线的神秘面纱。

下午3点,我站在徐州地铁6号线奥体中心站站台,一进站就看见蓝紫色花形状的墙柱,仿佛进入一个蓝紫色的花园。“欢迎来到徐州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李傲身着地铁浅蓝色制服,她微笑着邀请我进站试乘,让我对即将开始的体验充满期待。

“6号线采用GoA4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能够自动完成所有运行操作。”李傲的介绍让我不禁向前倾身,想要更清楚地观察列车进站的模样。

列车悄然进站,几乎听不到传统地铁的轰鸣声。我跟随李傲走进车厢,立即被宽敞明亮的空间所吸引。空调送风柔和宜人,座椅的弧度恰到好处地托住腰背。“这些智能屏幕不仅显示到站信息,还会实时更新车厢拥挤度。”李傲指向头顶的显示屏,我看到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各车厢的乘客数量,这让我想起平时挤地铁时盲目选择车厢的经历,不禁感叹科技的贴心。

最让我惊喜的是车头的观景区域。站在透明的玻璃前,隧道内的景象一览无余,仿佛自己正在驾驶这列地铁。“这样的设计让乘客能够直观感受地铁运行的全过程。”李傲的话音未落,列车已经平稳启动,加速柔和得让我几乎感觉不到移动。

6号线的“紫薇蓝”色调让我眼前一亮。这种典雅浪漫的色彩不仅体现在车厢内饰上,更贯穿了整个线路的视觉设计。“‘紫薇蓝’寓意徐州‘与时俱进,共谱华章’的美好愿景。”李傲向我解释时,语气中透着自豪。

在徐州东站,我驻足欣赏墙面装饰。传统的汉代纹样经过现代演绎,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彰显出时尚感。我忍不住用手触摸墙面,光滑的质感让人愉悦。“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和谐共融,至简为民’。”李傲说,“希望能打造一个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乘车环境。”

列车行驶平稳,我几乎感觉不到振动和噪声。李傲解释说:“车厢采用了防寒吸音材料和自主研发的转向架,能有效提升乘坐舒适度。”我靠在座椅上,确实感觉到比以往乘坐地铁时更加宁静舒适。

“6号线是一条反‘L’形线路,全长22.919公里,设16座车站。”李傲指着线路图介绍,“它串联了铜山区、高新区、新城片区等。”当我听到从铜山区到徐州东站的时间将大大缩短时,不禁感到高兴,“哎呀,这样我上班就不用换乘了,简直太方便了!”

“而且,这套智能运维系统就像给地铁配了个私人医生。”李傲的比喻很形象,“这些智能运维系统能够及时检测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徐州市行政中心站,清晰的换乘指引让我这个首次乘坐的人也能轻松找到方向。“这里可以与2号线换乘,玉泉河站可与3号线换乘,徐州东站可与1号线换乘。”李傲耐心地讲解,让我体会到6号线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重要纽带的意义。

列车缓缓驶入终点站徐州东站。透过车窗,我看到站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他们身着的浅蓝色制服与6号线的“紫薇蓝”色调相得益彰,成为这座城市智慧交通最美的风景线。

李傲告诉我,地铁6号线一期已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计划于2025年9月底正式通车运营。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徐州地铁将于9月20日至22日,进行为期3天的全线网免费乘坐。

望着这群默默付出的地铁人,我忽然意识到,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如此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这一天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缩影。地铁6号线以其智能化的运维系统、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便捷化的线路规划,正在为徐州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