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6

山水为笔绘新卷 ——解码贾汪文旅破圈生长密码 徐州日报 | 2025-09-15 

本报记者 蒋新会 李权 张雷

初秋时节,贾汪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下沉广场,“激情苏超·活力贾汪”嘉年华活动的热情尚未褪去;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杉林廊道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正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信步徐行;大洞山彩虹步道,登山的游客穿梭于雾气缭绕的山间,尽情领略“彭城第一高峰”的风采……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区游客接待量956.13万人次、同比增长10.0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长11.68%。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贾汪近年来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细作“旅游旺区”战略,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品质,助力富民增收,以农文旅融合为笔,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图景。

赛事点燃文旅引擎

“苏超”激战正酣,贾汪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下沉广场,一场场“激情苏超·活力贾汪”嘉年华活动火爆开场。“苏超”踢来“文旅好球”,贾汪用“接得住”的配套服务,让“流量”变“留量”。通过“惠游贾汪”文旅市集、“滋味贾汪”农特产展销、“匠心贾汪”非遗文创展区等消费场景的立体搭建,让观赛热情转化为看得见的消费数据——发放1200余张“贾汪文旅”玩水优惠券,吸引观赛群众2万余人,拉动消费50余万元……

与此同时,潘安湖徐州之夜(景区)、贾汪吾悦广场等“第二现场”的同步直播,让赛事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督公山漂流、大景山漂流、凤鸣海景区、潘安湖欢野水上乐园、卧龙泉抗战景区、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墨上集·拾光影城等景区,在“苏超”期间陆续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贾汪旅游。专程从南通赶来体验督公山漂流的陆女士说:“看球赛、玩漂流、品煎饼,贾汪把体育激情转化成了旅游体验的延长线。”

借势“苏超”,非遗焕发新活力。在马庄香包文化大院内,绣娘们忙着赶制马庄足球香包,穿针引线,填充定形,缝合装袋,一个个精美的“一定胜”足球香包制作完成。一批批游客来这里参观了解非遗香包的制作过程,形态各异的香包让他们爱不释手。马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展示着销售数据:“今年1-7月香包全渠道销售额近1300万元,我们还联合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推出‘苏超’主题足球香包,销售额已突破30万元!”

“我们不是简单的蹭热点,而是构建了‘赛事+市集+景区+惠民’的立体转化体系。”贾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祝玉茹说。以足球为媒,将赛事激情、文旅魅力与消费活力绘就成一幅绚丽的城市画卷,“苏超”热浪在山水贾汪激荡出澎湃的经济动能。

这种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存量的模式,正在产生裂变效应。今年前7个月,外地游客占比达24.68%的数据背后,是贾汪文旅推介活动的持续发力——从南京到济南,从泰州到无锡,非遗技艺、传统手工艺展示,地方美食体验等特色活动,让“全域四季 贾汪真旺”的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

月月有节的流量密码

今年3月的潘安湖奇遇海音乐节,成为文旅消费的催化剂。18组音乐团队轮番登场,舞台周围的文创市集吸引着年轻群体扎堆打卡。这场全国首批举办的音乐节,外地游客占比超过60%,印证着品牌活动的虹吸效应。

“月月有节、天天摘果”的全季候节奏在贾汪已成常态。5月的“跟着赛事去旅行2025奔跑贾汪·大洞山运动嘉年华”徒步赛上,24公里的比赛路段串联起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等4A级景区和众多景点,来自全国的600余名选手用脚步丈量春日贾汪的山水田园画卷。来自安徽宿州的参赛选手王芳感慨:“穿越绿意盎然的乡村赛道,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赛道景色怡人,沿途还可以体验漂流、射击、飞行滑翔、温泉康养、山地越野车等。大洞山旅游度假区是徐州周边区域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果然名不虚传。”

从“欢乐冰雪 共创未来” 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大洞山“二月二” 龙抬头登高赛到潘安湖奇遇海音乐节,从贾汪第十六届督公湖桃花踏春研学季、第四届潘安湖龙舟赛到夏季微度假系列等文旅活动——贾汪用丰富多彩的主题节庆活动,编织着覆盖春夏秋冬的文旅产品矩阵。这些活动的举办,显著提升了全区文旅活动“流量”变“留量”的能力,一批文旅活动正在成为“老字号”品牌。

为景点服务,替游客操心。贾汪不仅优化主干道、旅游道路、景区标识标牌,对旅游厕所进行全面摸底,指导督促属地做好养护工作,还贴心推出以季节为主题的 “旺卡”,涵盖全区景区(点)、住宿、餐饮等五大类业态、30余个商家,基本实现 “文旅一卡通” 功能,让游客获得更多实惠和便利。

本土特产的破茧之路

在贾汪区第二届“赏石榴花 品跑山鸡”美食文化旅游季活动中,大洞山石榴博览园内花海如霞,炒鸡大赛锅铲铿锵,“贾汪真旺”自卖头农产品展位前排起长龙。经过多年发展,茱萸跑山鸡从散养土鸡升级为年产值1200万元的产业链;磨石塘村“炒鸡一条街”8家院落式店铺,更将美食体验延伸至抓鸡、赏景环节,形成“一只鸡吃透一座山”的文旅IP。近年来,贾汪区积极推动潘安湖鱼头、茱萸山地小公鸡、耿集草莓等特色产品实现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今年更是优选茱萸山炒鸡(地锅鸡)、潘安湖鱼头、江庄酱牛肉等贾汪风物精华,推出 “贾汪一桌菜”推荐菜单, 并上架抖音平台。

在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金黄的面糊在鏊子上泛起涟漪,游客们在这里既能了解煎饼制作技艺,又能体验美食制作过程。这张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薄饼,在非遗体验馆中完成从食物到文化符号的蜕变。

再过一段时间,在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大棚里,全国最早一批成熟的草莓就要开始上市了。每年10月份起,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于草莓田间,体验采摘乐趣、享受田园风光。

“从山里到城里,从田里到家里,最好的都给你”——“贾汪真旺”自卖头品牌集纳“山的馈赠、泉的滋养、乡土的风味”三大系列产品,正逐步打开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一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聚焦本地特色农副特产和非遗文旅产品的推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带动集体增收和乡村振兴。

紫庄惠嘉农业研发冻干草莓,江庄鼎禾农业即食糯玉米生产线完成设备调试;潘安湖5A级景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市级潘安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区级大洞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持续推进; 404个自然村通过“三部四沿五旁”整治焕新颜,农村户厕改造计划有序推进……贾汪区探索出“农田变花园、农产品变商品、乡村变景区”的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带动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兴业态的重构传奇

7月,完成70天“闭关修炼”的凤鸣海景区重新开放。这个国家4A级景区新增“龙之九子 凤育九雏”传说讲解、农耕体验等研学项目。其中,全新打造的“雨林瑶池”景点成为最大亮点——雾森系统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水雾效果,蜿蜒的步道被茂密藤蔓环绕,搭配环形泳池、半开放式热带木屋及360度观景平台,形成移步换景的奇幻空间,迅速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景区负责人表示:“我们正从单一的门票经济转型为‘观光—体验—消费’的全产业链模式。”据统计,自重新开放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实现综合营收约60万元。

这种空间重构的魔法,在贾汪全域持续上演:潘安湖畔的树与树乐园里,巨型树屋与环湖小火车的组合,构筑起亲子家庭的童话宇宙;潘安湖欢野水上乐园推出桨板瑜伽等特色项目,配合“雁遇潘安”生态互动体验,构建水陆空立体游玩矩阵;龙吟湖公园完成提档升级,新铺设的彩虹步道蜿蜒环绕湖岸,新增观光电动车、儿童游乐区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大洞山在云端茶餐厅依托“彭城第一高峰”的地理优势,围炉煮茶项目让年轻人直呼“治愈”,周末单日接待超千人。茱萸养生谷景区莫奈花园里藤蔓交织、水雾缭绕,随手一拍就都是氛围感大片。该景区由特殊蓝色玻璃打造的人工溪流——“蓝色晶溪”,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打卡热潮。景区市场经理郁帅说:“ 2万人次游客量证明,创意设计正在重塑山水景区的吸引力。”

马庄香包、汴塘煎饼、在云端茶餐厅等 4项文旅相关业态,今年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徐州分会场)“抖音发布乡村大礼包产品” 名录,入选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

贾汪积极丰富文旅产品新项目、新业态,以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等生态修复工程为基底,在曾经的“煤海”上绘就山水长卷。滑翔伞、越野、户外攀岩、滑雪、漂流等户外项目在山水间崛起,形成“春赏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滑雪”的全季候旅游产品体系。策划主题旅游季活动,推出冬/春季 “生态休闲购物游”“青年潮玩运动游”“缤纷夜游”等5条旅游线路,充分激发假日文旅市场活力。

“将持续擦亮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依托现有7个3A级以上景区、60个景点资源,整合发挥观光、滑雪、马术等19种业态优势,优化实施农园变景区、景区连成线工程,不断提升贾汪文旅影响力和经济贡献度。”贾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华说。

从巍巍大洞山到万顷碧波潘安湖,从龙吟湖的无边花海到墨上集·拾光影城的“穿越大戏”,从传统旅游到全域旅游,从都市游到乡村游,从休闲游到智慧游,从日间游到夜间游,让农园变景区、景区连成线,贾汪区以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持续打响“全域四季 贾汪真旺”品牌。

当农文旅融合的浪潮在这片土地激荡,呈现出的不仅是游客数量的增长,更是发展质量的跃升,是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完美统一。这或许就是贾汪文旅破圈生长的深层密码——在山水之间,铺就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刘冰 摄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