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洪涛 通讯员 曹杰
初秋的邳州,天朗气清,云卷云舒。一幅以产业振兴为底色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八义集镇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
作为邳州四大古镇之一,八义集不再只有历史的沉香,更跃动着现代工业的强劲脉搏。以“工业强镇”为新名片,这里正快速崛起为邳州西部智能制造的产业高地、徐州东郊名副其实的“桥头堡”。
走进八义集镇,火热的发展气息扑面而来:企业车间内机器轰鸣,项目工地上吊臂挥舞,从流水线到建设现场,处处涌动着拼进度、抢订单、促发展的滚滚热潮。
机器不停
订单饱满产销旺
在荆栈新材料生产车间,6台全自动注塑机正高速运转,每台机器平均每3.5秒就能“吐”出8个成品餐盒,自动化设备随后将餐盒迅速装箱,工人轻按按钮,整箱成品便有序送入仓库,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荆栈新材料项目是八义集镇政企联手招商的标志性成果。从签约、建厂再到投产,整个流程仅用时3个多月,一举刷新了当地项目建设的“八义集速度”。
该项目由上海必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占地12亩,新建厂房约5000平方米,新上自动化流水线6台,因为企业订单不断,目前工人正在加紧忙生产。
“能这么快投产,主要是镇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水电协调、建设手续、用地审批等手续都是工业办工作人员为我们办理的。”徐州荆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勤杰说。“自上个月投产以来,目前订单全线飘红,我们现在实行三班倒、机器不停,全力赶工。”徐勤杰还透露,公司首期规划10条生产线,未来将视市场发展行情继续扩产增能。
近年来,八义集镇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多项指标实现“零的突破”,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同步提速。
第一大车间
全力冲刺“开门红”
培大育强,是企业增效的根本路径。在推动新项目早投产、快达效的同时,八义集高度重视培育现有企业的持续成长。
作为徐州市重大工业项目,禹含重钢三期工程正在全速推进。该项目在一、二期的基础上新建3个厂房和1栋办公楼,目前2个厂房已顺利投产,总体进度超90%。
走进长达300多米的邳州第一大车间,眼前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激光切割机闪着蔚蓝光芒,数控机床精准下料,机器人娴熟地为钢架除锈喷漆……一个个规模宏大的制造生产流程,在宽阔车间中有序展开,显得井然有序。
“1号厂房7月份已经正式投产,2号厂房主体已完工,3号厂房和办公楼正在装修收尾,预计9月中旬整个厂区全部竣工,10月初全面投产。”项目负责人洪忠超向记者介绍,“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可达6万吨,年产值约5亿元。”
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八义集镇为禹含重钢提供了全流程政策辅导和手续代办,及时破解建设堵点,真正让企业跑出投入“加速度”。
“管家”服务
让企业“拎包入住”
2025年,八义集共有4个项目入选徐州市、邳州市重大项目建设清单,目前已经全部投产。在企业入驻过程中,镇政府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代办各类手续,真正做到“企业拎包入住”。
“无论是注册、备案还是环评,我们都全程帮办,企业全部精力只需要专注经营和生产。”八义集镇工业办一级科员张双双向记者表示。
目前,八义集镇还有2个新项目正在建设中,为了全力保障项目推进,该镇严格落实“四化工作法”,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班”包挂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协调破解用地、用工等实际难题,推动项目“落地即开工、开工即加速”。
八义集镇镇长尚艳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强化专班跟进与精准服务,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八义集镇正以更精准的服务助推企业释放产能、提升效益,全力推动所有已经签约、在建项目投产达效,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