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6

睢宁县王集镇 文化活力助推乡村发展 徐州日报 | 2025-09-03 

本报记者 武佩剑

“听说今晚节目特别多,还有知识问答呢!”8月29日晚,睢宁县王集镇戈段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王集镇纳凉晚会村村行——戈段村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村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歌曲、器乐演奏等节目轮番登场。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文明宣传、情景互动等形式,展示王集文化魅力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唱响乡村振兴“和谐曲”。

王集镇文化站站长张岩介绍,此次晚会筹备格外用心。前期,各村(社区)、各部门共报送了54个节目,经邀请睢宁县专业评委初选后,精选出21个高质量节目。“我们特别重视群众参与度,除1个男声独唱和1个民歌独唱外,其余均为村民集体参与的节目,真正实现‘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

“纳凉晚会节目年年都不一样,我年年都追,看着身边人在台上表演,感觉特别亲切。”居民朱荣艳说。

宋南村党总支书记宋虎是村级文艺活动的“领头人”,他说:“村里一直有腰鼓、旱船等传统节目传承,由村内的老教师马艳带着队员们日夜排练,有时候为了一个动作的整齐度,能反复打磨好几天。”

王集镇的文艺繁荣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1年,该镇就以全民健身为载体开展“舞动乡村”活动,如今已形成“队伍培育+节目创新”的特色体系。

据介绍,王集镇通过“宣传员带动+专业指导”的模式重点培育有才艺的宣传员牵头组队,邀请睢宁县优秀文艺老师进村指导,提升队伍水平。目前,28个村(社区)中已培育十余支“一拉就响”的表演队伍,“一村一队伍、一村一特色”是接下来的目标。

本土节目培育是王集镇打造特色文艺品牌的核心抓手,王集镇夕阳红艺术团便是典型代表,团长吴庆学带领队员们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排多个优质节目常年巡演。今年,镇文化站联合艺术团打造的特色节目,如说唱快板《新时代领头人》讲述“睢宁好人”苏塘社区熊加群、卜马村卜凯的事迹,音乐快板《文明新风赞》涵盖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受村民欢迎。

王集镇已连续3年开展“纳凉晚会村村行”活动,主场晚会后,镇文化站携16个节目进行巡演,目前已走进马浅村、宋南村等26个村(社区)。各村(社区)还借纳凉活动开展优秀学子表彰、介绍村(社区)发展情况、听取群众建议。“以前吃完饭就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跟着队伍跳跳舞,日子过得特舒心!”马浅村村民刘秀丽说。

文艺活动不仅充实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更成为串联民心、助力乡村治理的“纽带”。双营村党总支书记武维照说:“大家晚上看演出时聊一聊,白天的磕磕碰碰就化解了。”

“纳凉晚会是我镇‘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的新形式。”睢宁县王集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宋迎舟表示,接下来,将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文化活动,让王集镇的夜间更有“文明味”,让欢声笑语常伴乡亲左右。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