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新 邓璇
在徐州的环保与检验检测领域,江苏通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标环保”)是一张亮眼的名片。
从2008年成立时的江苏省首家民营性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到如今覆盖环境、职业卫生、安全、放射卫生检测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通标环保用16年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其检测参数近2000个,更是多次在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评比中斩获“全省第一”,成为众多政府重大项目与企业发展的“质量把关人”。
向“全”拓界
1000+检测项目覆盖,筑牢服务根基
“在检验检测行业,‘能检多少、能测多全’,是衡量一家机构实力的硬指标。”通标环保总经理姚帆表示,公司锚定“多领域覆盖、全链条服务”的目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如今已形成五大核心业务板块,检测参数近2000个,全面满足政府监管与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过去,企业做环保找一家、做职业卫生又得另寻一家,费时费力。“我们就是要打破这种‘多头找、多次跑’的困局。”姚帆说。
2024年12月,某地河流突发水体污染,当地生态环境局先后委托多家机构均未能锁定污染源。紧急时刻,通标环保临危受命。
“接到应急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派出精锐团队,携带高精设备赶赴现场,对污染水体及周边空气、水质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姚帆回忆道,“凭借全面的检测能力和快速响应机制,我们为污染溯源和精准治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最终,在多方联动协同下,污染问题成功化解,河道恢复水清岸绿。“这不仅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的检验,更是‘全链条服务’价值的体现。”姚帆说。
如今,通标环保长期承担徐州市28条河道断面的日常监督检测,配合环境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检测,并每年为6000余名企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服务版图更是延伸至南京、泰州、枣庄等地。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服务质量,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省检验检测行业知名品牌,赢得了行业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从市政管网检测到道路积尘监测,从放射卫生评价到食品农产品安全检测,其服务已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安全生产筑牢“技术屏障”。
向“精”发力
高精设备+精英团队,铸就核心竞争力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4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万余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标环保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人”与“器”的深度融合。
走进通标环保实验室,只见一台台分析仪器正平稳运行,整齐排列的样本有序进入自动进样器,细长的进样针精准移动,汲取定量样本后进行分析。不一会儿,电脑中就生成了样本的各项数据。
“这台是用于检测苯胺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哪怕浓度非常低,也能测出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通标环保实验室主任窦猛介绍道。
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仪、快速溶剂萃取仪、微波消解仪……在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室里,600余套采样设备及实验化验设备不仅确保了检测数据的精准度与可靠性,更让通标环保在复杂样品分析、痕量物质检测等领域具备了核心优势。
如果说先进设备是“硬支撑”,那么专业团队就是“软实力”的核心。通标环保现有职工150余人,其中外聘专家教授9人、博士3人、研究生26人,副高以上职称15人、中级职称22人,11人入选市级以上专家库,100余人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覆盖环保、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我们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姚帆介绍,通标环保先后建成研究生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合作,既是高校的教学基地与实习基地,也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污染场地生态修复等4项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6件、实验室检测软件专著9件。同时,公司研发的泵吸式多气体检测仪、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以及激光粒子多功能检测仪已进入中试阶段。
“我们不仅追求‘能测’,更要‘测得准、测得快、测得全’。”姚帆表示,“先进的设备是技术能力的保障,而优秀的团队则是将设备潜能发挥到极致的关键。”
向“绿”前行
零碳示范园区,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在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通标环保不仅用技术服务他人的绿色发展,更以自身实践探索“零碳发展”新路径。
由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思慕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云龙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坐落于云龙经济开发区,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6亿元,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园区按照“零碳示范园区”标准规划建设,集环保技术研发、检测服务、产业孵化于一体,目前已吸引10余家上下游环保企业入驻。
在碳减排方面,园区充分利用屋顶与地面空间建设约2600平方米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60万千瓦时,可满足园区全年用电需求,实现“零碳运行”。同时,通过建设标准化二级绿色建筑系统、海绵城市工程等措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18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8吨。
在碳汇集工程方面,园区绿化率超过20%,绿化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实现碳汇3吨以上,释放氧气4.8吨,并随植物生长逐年递增。
产业园还积极与上海环境交易所合作,搭建涵盖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碳中和管理的“碳管理体系”,不仅为自身实现“零碳运营”提供保障,更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碳管理技术服务,打造“环保企业集聚+零碳技术示范”的产业生态。
从一家专注职业卫生服务的机构,到如今覆盖多领域、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单位,通标环保始终以“标准化检测、规范化服务”为初心,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发展为方向。
未来,通标环保将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台,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同时,以云龙区环保科技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集“检测+研发+孵化+碳管理”于一体的环保科技生态圈,为政府监管、企业发展和公众健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绿色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