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4

初心不改『税』月情 ——记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铜山区税务局干部徐斌 徐州日报 | 2025-08-20 

本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黄建 韩锐

在徐州税收征管一线,有这样一位“跨界者”:从世界500强企业的代码精英,到税务系统的业务尖兵;从初入税苑的“门外汉”,到全国税务先进工作者,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铜山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股副股长徐斌。他用11年的坚守与深耕,在税收风险管理岗位上守正创新、屡创佳绩,写下了一名新时代税务人的忠诚与担当。先后获评“全国税务先进工作者”、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徐州市税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从“代码尖兵”

到“税务标兵”

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徐斌,曾是世界500强企业里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是同事眼中技术过硬的“达人”。

2013年,他做出了一个令身边人感到意外的选择——告别熟悉的代码世界,穿上藏蓝色的税务制服,成为徐州铜山区税务局的一名基层干部。

从编写程序到钻研税法,从处理代码漏洞到解读税收政策,跨界的难度远超想象。这个曾在代码世界游刃有余的工程师,第一次参与企业税务核查时,甚至连基本的申报流程都摸不清,“站在老前辈身后记笔记时,手心全是汗。”徐斌至今仍记得那份局促。

知不足而奋进。为尽快适应岗位,徐斌把晦涩的税收政策拆解成易懂的条目,分类整理成手册研读分析;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追着前辈和同事请教,直到完全弄明白。同事说:“徐斌的办公室像个小型图书室,到处都是各类税收、财会专业书籍和各种资料,都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凭着这股“啃硬骨头”的韧劲,徐斌在税收领域快速成长,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内行人”的跨越,先后通过了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含金量极高的资格考试。在2023年全国税务系统督察内审条线内部风险分析岗“大比武”中,斩获全省第一、全国第七的佳绩;2024年,荣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从键盘敲代码到奋进研税法,他完成了从“代码尖兵”到能独当一面的“税务标兵”的蜕变。

从攻坚克难

到守正创新

“税收征管,既要守好底线,更要跟上时代。要用技术为税收征管提质增效,才能护航发展,真正帮企业解决难题。”这是徐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从实践中得出的深刻认知。

在一次业务交流中徐斌了解到,金融企业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核查一度成为“老大难”:这类企业的业务数据量庞大,依靠人工核查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疏漏,工作推进十分艰难。徐斌主动请缨加入攻坚小组,泡在数据库里,反复比对金融企业的贷款数据和系统内的涉税数据,在尝试过几十种方法后,终于成功研发出税收风险模型。

该模型的作用立竿见影:原本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核查工作,现在压缩至几分钟就能精准搞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入库成效2000余万元,既促进了收入增长,又为企业合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税务部门要跑在企业需求前面。”这次突破让徐斌深刻认识到。2024年,徐斌报名加入江苏省税务局成立批量提示提醒指标专班,他研发出多个精准度极高的提示提醒指标。其中,研发的2条指标被省局采纳,与其他7条徐州指标一起在全省推广,累计减少专项核查任务3000余户次,线上办结率超50%。“技术是工具,能用数字手段让征管更精准、服务更贴心,就是我最大的价值。”徐斌说。

从志愿者

到良师益友

对于徐斌而言,最高的荣誉,不是奖杯,而是纳税人那句“税企连心,共护发展”的真诚赞誉。

为了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能精准触达每一户符合条件的企业,徐斌牵头组建了“铜税青锋”青年志愿队,对辖区内2.3万户企业展开“地毯式”梳理,累计为1.9万户企业精准推送适配政策,助力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超10亿元。

此前,一家科技企业因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了解未能及时申报,青年志愿队通过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后,第一时间上门辅导企业完善申报资料,助其成功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税款120万元,切实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其研发投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团队里的‘主心骨’,徐斌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志愿队的青年税干韩锐这样评价道。徐斌把多年的风险应对实战案例整理成册,牵头编写的《风险应对实务手册》,成为团队的“实战宝典”。在徐斌的悉心指导下,他带教的15名青年业务骨干快速成长起来,如今都成了能征善战的岗位能手。在他的带动下,“铜税青锋”成了徐州税务系统的“青春名片”。

从代码精英到税务标兵,徐斌用11个春秋的坚守,在税收事业的沃土上深耕不辍。这份扎根岗位、勇担使命的执着,正是新时代税务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初心的生动注脚。在他身后,更多税务人正循着这份坚守,在护航发展的征程上笃定前行。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