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羿帆
“从9月1日起,贷款买车、装修房子能省不少钱!”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备受关注。这项政策将如何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对此,记者联系了我市部分金融机构相关人士,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政策“红包”谁能领
覆盖场景明明白白
“不是所有消费贷款都能享贴息,得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来自我市某国有银行个贷部经理李女士指着电脑上的政策文件解释,首先是时间范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才能申请;其次,贷款必须用于“真消费”,银行能通过发放账户追踪到具体消费交易信息。
她进一步举例:“比如市民贷款买手机、装修房子,每一笔支出都能在账户流水里查到,就符合条件;但如果把贷款拿去还房贷,就不符合‘消费’属性,没法享受贴息。”
在覆盖场景上,政策划出了清晰范围: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全部纳入,5万元及以上的则聚焦七大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含购置、保险、维修)、养老生育(适老化改造、托育等)、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学历提升)、文化旅游(国内旅游服务)、家居家装(装修、家电家具)、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健康医疗(牙齿矫正、健康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大额消费按5万元上限贴息。”李女士算了一笔账:买一辆15万元的汽车,贷款10万元,贴息仅按5万元算,一年能省500元。
哪些机构能办理
18家银行已“就位”
“徐州有18家银行可办理。”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国有大行,以及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覆盖了主流金融机构。
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已经发布了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补贴的公告,并纷纷表示将严格执行。
徐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执行后,监管部门会定期核查银行贴息执行情况,确保资金精准流向消费领域。
贴息额度有上限
减负幅度明显
我市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客户经理张先生说,每名借款人在一家银行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消费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10万元)。
据了解,当前徐州个人消费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个百分点的贴息相当于利率打了七折。以贷款10万元计算,原本一年利息约3000元,贴息后实际负担2000元,减负幅度明显。
截至2025年6月末,徐州消费相关贷款余额达2271.07亿元,同比增长11.77%,“贴息政策将进一步激发潜力,预计年内消费贷款规模有望再上新台阶。”徐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