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1

三张账单看“文旅成色” 本报记者 周翔宇 徐州日报 | 2025-08-14 

连日来,气温时高时低,天气时晴时雨,徐州的旅游热度却始终高涨。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穿梭街巷、选购好物、品尝风味、探访美景……每一笔消费都像跳动的音符,共同奏响徐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乐章。

这些消费背后藏着怎样的难忘故事?记者走近几位来徐游客,听他们细数在徐州的消费经历,从账单中探寻这座城市独特的文旅魅力。

176元在烧烤中 遇见城市烟火气

“去徐州吃好吃的。”这是许多游客奔赴徐州的直接理由。

徐州是一座遍布美食的城市,游客们抵达后,最先奔向的常常是富国街。这里大量美食扎堆汇聚,足以满足南来北往游客的期待。

在一家烧烤店门口,记者碰见了从浙江来的王诚一家三口。他们刚从店里出来,手里还拎着个打包袋。

“本来打算去网上推荐的网红店尝尝烧烤,可到了才发现,根本排不上队。只好找了家刚好有空位的。”王诚笑着说。

“羊肉串、腰子、五花肉……我点的时候心里没底,便向其他食客请教,他们都热心推荐,最后一共花了176元。” 王诚感慨道,“徐州人很热情,本地菜也好吃。”

随着文旅蓬勃发展,在徐州,烧烤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徐州烧烤行业的众多商家,从食材供应、烹饪技艺到服务环境,进行了全方位提升。在大众点评5月中旬公布的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中,徐州有 20 家餐饮店入围,其中烧烤商家占了4家。

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徐州烧烤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小红书“徐州烧烤”单条话题的浏览量高达1.5亿,相关讨论超过72万条。

像王诚这样,为了一顿烧烤专程来徐州的游客不在少数。他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徐州人的热情豪爽,也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7元把徐州的记忆 “贴”回家

在户部山街区的一家文创店里,来自湖北的李悦晴正精心挑选着纪念品。冰箱贴、尺子、便签本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她目不暇接,很快,一款特色冰箱贴吸引了她的目光。

这款冰箱贴设计精美,以徐州汉画像石为元素,将古老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我觉得冰箱贴很有纪念意义,既小巧便携,又很能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我到每个城市都会买冰箱贴,会选择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文创产品,作为旅行纪念。”

说话间,李悦晴又发现了一款云龙山造型的冰箱贴,“昨天刚爬过云龙山,风景很好,登上观景台,可以看到城区的景色,特别有感觉。”

两件冰箱贴合计37元,付款后,李悦晴举起它们,以人来人往的街巷为背景拍了张照。“先发个朋友圈,看看朋友们有没有喜欢的,要是有,我也帮她们带一点。”

如今,文创产品已成为游客了解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徐州充分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大小小的文创店散落景区、商业区,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游客喜爱的文创产品。除了冰箱贴,还有书签、钥匙扣、手提袋等多种品类,美观又便携,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4元在地铁站 感受贴心服务

来自山东的张海明和妻子是第一次到徐州玩,夫妻俩趁着年假坐高铁来徐州旅游,“我身边好多朋友、同事都来徐州旅游过,反响很好。”

说起最难忘的一笔消费,张海明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从高铁站坐到彭城广场,就花了4 元。我们订的酒店离市中心远,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先去酒店放行李,再来市区逛。后来看到网上说地铁站能免费寄存行李,就把行李箱寄存在彭城广场站,一身轻松地去玩了。” 张海明说。

“我们去过不少城市,地铁站里能寄存行李,还有专人看管的服务,真不多见。” 他感慨道,工作人员不仅尽心尽责,还给我们推荐了旅游路线和特色美食,这份贴心实在让人感动。

地铁站的行李寄存,恰是徐州公共服务便捷高效的一个切片。“苏超”赛事火热之时,徐州向客场球队的球迷敞开怀抱,免费开放众多旅游景点;各个景点里,众多志愿者穿梭忙碌,随时为天南海北的游客排忧解难;商场、景区周边,总有疏导交通的身影保障着出行顺畅;每逢重要节假日,地铁、公交都会延长运营时间,默默等候晚归的游客……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让游客的旅途少了奔波劳顿,多了从容自在,更成了徐州这座城市“好客”“热情”的生动注脚。

三笔消费,是众多来徐游客的缩影,勾勒出徐州文旅的鲜活图景:烧烤摊的烟火气里藏着生活热情,文创商品的巧思中彰显文化底蕴,公共交通的便捷里写满服务赤诚。从舌尖到心间,从体验到记忆,徐州在以魅力留住游客脚步的同时,更以真诚赢得了口碑。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