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立秋时节,徐州消费市场热潮涌动。苏宁广场南门旁,备受年轻人追捧的“茶颜悦色”门前排起长龙;金鹰彭城广场店,国际运动品牌吸引着时尚达人驻足;汇聚众多高端品牌的德基广场即将亮相;华为智能生活馆、好利来、达美乐等一批知名品牌首店正加紧装修……
行走彭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争相落子,首店经济持续升温,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也为这座区域中心城市注入澎湃消费新动能。
“首店”加速汇聚 消费市场热度飙升
“首店”,即行业内具有引领性、代表性的知名品牌在特定区域的首次亮相,或是原有品牌跨界创新后的首次区域落地。从舌尖美食到圈粉潮玩,从运动装备到时尚新品,近年来,持续上新的首店正深刻重塑徐州的消费版图。
8月初,备受市民期待的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市中心商圈的苏宁广场和彭城壹号双店齐开。开业当天,顾客排起长龙,热烈的氛围彰显了品牌首店的强大吸引力。
品牌首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徐州。2024年,徐州新引进首店266家,增速远超2022年的137家与2023年的161家。目前,徐州主城区汇聚品牌2532个,其中首店809家,成为消费市场中最活跃的元素。
这股首店热潮仍在持续升温。今年,徐州将首店招引列为重点工作,目标是全市新落户不少于100家首牌首店。
今年以来,苏宁广场已成功落地特斯拉、ROG玩家国度、曼卡龙、希沃、山野板扎、乾门涮肉等涵盖生活配套、零售、餐饮三大业态的22家首店;金鹰彭城广场店上半年迎来35家首店入驻,包括lululemon、橘朵、麦记牛奶公司、江南先生、乐刻健身等热门品牌,下半年还将有户外运动顶流品牌加入。
徐州德基广场商业经营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计划引入150余个首入徐州的品牌,其中区域首店50余家、国际知名高端品牌50余家、米其林与黑珍珠高端餐饮品牌20余家、一线潮流品牌30余家,开业后势必会将徐州首店能级推向新高度。
商圈是首店落地的主要舞台,也是最大受益者。“通过首店,品牌与商圈能实现更好的双向奔赴。”徐州苏宁广场总经理邵勇感慨道,“在苏宁广场,一些现象级首店,节假日入店客流能达到上万人,对整个商场的消费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金鹰国际拥有首店品牌338家,占比高达56.1%,吸引了超40%的外部客群;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品牌达41个,仅2024年就新进品牌82个。苏宁广场首店占比42%,2024年以来新引入的30家国内国际名品,贡献了7.8亿元销售额,直接拉动总销售额增长31个百分点。
“首店经济,已成为徐州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城市魅力的关键抓手。”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徐州将首店招引作为重点工作,商务部门将发挥商务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市外首店、细分专卖店等新业态落户我市,鼓励商贸企业引进名品名牌店,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向稳向新,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度。
注重体验创新
丰富城市新兴业态
徐州的首店版图,并非传统零售的简单复制。各大品牌以前沿理念与沉浸式体验,不断丰富城市消费场景内涵,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特斯拉体验店入驻苏宁广场,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电动汽车产品,更是一种科技出行生活方式的体验。“通过现场体验,能够直观了解电池续航原理,参与模拟驾驶体验不同路况下的智能辅助功能,甚至能预约上门试驾服务,让科技感渗透到消费全流程。”来自淮安的游客赵女士表示。
熊猫密室等沉浸式娱乐业态的引入,为年轻人提供了社交与解压的新选择。“朋友多次推荐,说这里主题丰富,适合各种玩家,终于有机会体验了。”在外地读大学的王同学趁着暑假来此打卡,直呼过瘾。
此外,徐州新引入的ROG玩家国度首店,聚焦电竞爱好者,成为年轻人的“电竞社交根据地”;元气潮集、匠元素等生活配套类首店,也在传递品质生活与个性表达的理念。
金鹰引入的乐刻健身打破传统健身房的办卡模式,通过手机App即可预约团课、扫码进门,店内设置的智能体测仪能实时生成运动报告,让健康管理更具科学性。而lululemon不仅售卖运动服饰,更定期组织户外跑团、瑜伽沙龙,店员会根据顾客的运动习惯推荐合适的面料款式,将产品销售延伸为运动生活方式的引导。
餐饮首店同样在体验上精心打磨。兰湘子以“现炒现卖”为特色,开放式厨房让顾客亲眼见证食材从切配到爆炒的全过程,既保证了菜品新鲜度,又增强了消费信任感。山野板扎将云南特色食材与徐州口味结合,店内装饰的竹编吊灯、蜡染桌布营造出沉浸式滇味氛围。
据了解,即将在德基广场亮相的米其林、黑珍珠高端餐饮品牌,将通过私密化用餐空间、定制化菜单设计、食材溯源讲解等服务,把徐州的高端餐饮体验推向新高度。
这些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大大拓展了徐州的消费场景,使其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升级为集社交、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空间。
与此同时,徐州正着力打造彭城广场、户部山(回龙窝)月光市集等一批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布局餐饮、零售、体验等多种业态品牌800余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夜间消费体验场景。在这些夜间经济集聚区,消费者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徐州的夜生活氛围,同时还能体验到一些首店带来的特色商品和服务。
“首店经济要注重体验创新与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近年来,徐州首发、首店经济提速发展,下一步将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抓国际大牌全球首秀,提升城市国际范和吸引力,也要培育本土品牌原创力,进而带动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激发内生创新活力,共同丰富城市的消费生态,持续释放消费新动能。
优势叠加
构筑发展“强磁场”
数据显示,近年来新落地的首店项目中,罗森、盒马鲜生、荟品仓、小米汽车、十足等200多家门店表现出色。其中,2024年11月正式开业的盒马徐州店,客流量和销售额连续蝉联全国同类门店第一;2024年12月运营的小米汽车徐州交付中心已累计订单是当月全国销冠,预计今年营业额将达到15亿元;徐州盒马鲜生月销售额突破4500万元,客单价超800元,远超约50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首店不仅丰富了徐州的消费市场,还吸引了大量外来消费,据统计,首店经济带动商圈销售额提升25%。
首店经济在徐州蓬勃生长,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在强力支撑,构筑起吸引品牌首店落地生根的沃土。
首先,徐州庞大的人口与旺盛需求,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座。徐州常住人口近千万,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直接辐射苏皖鲁豫周边1.3亿人口。
此外,徐州高校数量全省第二,在校大学生超20万人。年轻群体对“质价比”商品的偏好与首店目标客群高度契合,社交平台上的“徐州首店期待”话题热度位居长三角前列。
庞大的基数蕴藏巨大消费潜力:2024年徐州社零总额及增幅分列全省第四位和第二位。消费力强劲,今年春节假期,徐州苏宁广场销售额近亿元,外来消费占比过半;金鹰VIP会员消费占比高达66.4%,远超同类城市。官方数据显示,徐州消费意愿指数为0.72,显著高于苏北其他城市,彰显其蓬勃的消费活力与升级潜力。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徐州拥有“五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数据显示,“1小时通勤圈”带动周边十余个城市6600万人消费,2024年市区13家品牌商业综合体销售和人数增长均在20%左右,其中外来消费占比50%以上。
陆港、空港、内河港联动形成的立体化物流网络,为首店的供应链布局提供了高效支撑。对比区域内其他城市,徐州跨省消费辐射能力更加凸显,消费力优势明显、集中度更高,也更易形成消费虹吸效应。
当前,徐州加速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正从“区域枢纽”向“消费中心”跃升,为首店成功落地提供强有力支撑。彭城广场作为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引入AR导航、智能停车、机器人导购等技术,节假日客流量近30万人次。
营商环境方面,徐州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大型商业项目审批周期从180天压缩至45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且零成本完成注册。通关上,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可为首店进口商品降低关税成本约10%,同时缩短通关时间。
“人口需求是基石,区位交通扩半径,智慧环境优体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讲师郭燧分析,徐州多重优势相互叠加,共同构成了徐州发展首店经济的“强磁场”,吸引着国内外品牌纷至沓来,也为其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首店潮涌,映照出徐州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升级动力。从茶颜悦色的年轻气息,到德基广场即将开启的奢尚篇章;从苏宁、金鹰商圈的持续焕新,到智慧商圈的前沿体验,徐州正以首店为钥,加速开启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局面。
未来,徐州将强化区域协同,优化商业生态,深化政策支持,为首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一幅以首店为笔绘就的璀璨消费新图景,正在彭城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