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6

云飞小学『榉林』教师团队——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徐州日报 | 2025-08-07 

本报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赵文卿

步入徐州市云飞小学的校园,一片榉树林十分醒目。它们扎根校园角落,树干粗壮挺拔,枝叶繁茂交错,共同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荫。云飞小学的“榉林”教师团队,宛如这片蓬勃的榉树林。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行知文化中积淀,于专业探索中前行,用协作与赤诚,书写着新建校教师的成长答卷。

榉品润心 以行知薪火点燃团队灵魂

“榉林”教师团队以榉树“深根固柢、枝叶相扶”的寓意为骨,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魂,将文化传承作为团队生长的根基。云飞小学新教师入职的第一课便是走进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进行专题研修,体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更在行知文化的浸润里,回溯教育先辈的育人初心,将“自觉觉人”的校训内化为自觉的育人行动。

除此之外,学校还特意策划了宣誓仪式、校徽授予典礼等活动。这些富有仪式感的环节,增进了教师对集体的归属感,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榉林”教师团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榉林竞生

双轨支撑激活成长引擎

云飞小学精心打造“专家引领 + 同伴互助”双轨制教师培养体系,为教师成长持续输送养分。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进校,深入课堂听课,聚焦新课标等核心议题,破除学科壁垒,助力青年教师扎根课程标准,夯实教学基本功。校内则以骨干教师为依托,实施“青榉结对”。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同备一节课、共磨一堂课。集体教研时,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讨论,借鉴不同教学风格,在思想碰撞中积累实战经验,加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学力量。

双轨支撑下,教师从个体进步走向群体发展,着力生长成根系共生、枝干相扶、冠盖互荫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形成了各展所长、共生共荣的教育生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榉韵深耕

从课堂扎根到文化厚植

“榉林”教师团队以生为本,努力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推动教学方式革新,通过开展多元活动融合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与协作能力,让知识在实践中自然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老师们以兴趣为导向,积极打造“小飞侠特色课程”,深入开展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不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同时,教师团队热情拥抱教育新趋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路径,不断引入前沿工具与方法,为学生成长注入科技力量。

榉茂成林

从新人到“新锐力量”

短短两年,云飞小学“榉林”教师团队的成长卓然可见。三名教师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摘得一等奖,多名教师在安徽省国培计划的讲台上示范授课,用扎实的教学功底展现育人智慧。他们的成长不仅体现在个人荣誉上,更折射在学生的发展中,多个班级在区级少先队比赛中斩获集体奖项,学生在各领域比赛中全面开花。这背后,是教师们扎根学生的辛勤付出。“从研修行知文化到实践项目化教学,从模仿到创新,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团队共生的旅程。”教师陈昊表示,这一年顺利完成了《能“看见”的时间》思辨力教程市级展示课,多次参加区级教研沙龙,收获颇多。

从初建时的青涩新人,到如今屡创佳绩的新锐力量,“榉林”教师团队用专业成长浇灌出教育的丰硕成果。“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决定新建校的发展高度。”校长刘澄如是说。这片年轻的“榉林”,正以“自觉觉人”的校训为精神内核,让行知文化的育人智慧生长出托起儿童成长之路的羽翼。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