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2

“苏超”票根经济带来消费留量 徐州日报 | 2025-08-07 

本报记者 马思为

“没想到‘苏超’门票还能当消费券用!”8月2日,从扬州来徐州观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球迷张响,在社交媒体分享他的惊喜体验。凭借赛事门票,他在徐州解锁了酒店折扣、景区优惠,还享受到了购物福利。

这份超出预期的观赛附加值,正是当下火热的“票根经济”在徐州的生动实践。“苏超”期间,徐州消费市场迎来显著增长,一张张赛事门票将赛场激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能。

一个足球

点燃夏日出行热度

赛事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人”的流动,而交通数据成为观察消费活力的第一扇窗口。

家住新城区的滴滴司机王师傅最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周末附近的订单比较少,赛事期间每天都能接三四单去赛场的活儿。”不少外地来的球迷还会主动请他推荐当地美食,车厢里的闲聊间,城市烟火气与赛事热情悄然交融。

这份忙碌并非个例,而是赛事对跨城消费强劲拉动的缩影。

“苏超”以竞技魅力吸引着大量外地游客奔赴徐州,为徐州交通出行市场注入了实打实的活力。当便捷的交通将八方来客稳稳“接住”,住宿市场的热度便随之攀升。对于从周边城市赶来的球迷而言,观赛往往意味着一次短途旅行,而住宿则是旅程的重要一环。

在徐州奥体中心附近的五星级酒店徐州绿地皇冠假日酒店,观赛球迷下榻可享门市价85折特惠,一张门票最多可预定2间房;经济型酒店同样热度高涨,7天酒店徐州新城区市政府奥体店工作人员冯女士透露,徐扬比赛当天的入住率较以往增加20%,不少客人一住就是两三天。

从高端酒店的优惠让利到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攀升,赛事期间,徐州奥体中心周边多个酒店同步迎来入住高峰。

一张小小的门票,既是观赛凭证,更成了撬动消费的钥匙。交通带来的人流红利,通过住宿环节转化为更长的消费时间,围绕赛事构建的消费链条不断延伸。

一张球票

解锁城市人文烟火

“来徐州看球顺便旅游,值回票价不说,还收获了满满体验!”来自淮北的球迷王先生一家赛后并未立刻返程,带着家人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游。

从美食街巷到文化景区,徐州用一系列精准贴心的福利政策,将观赛人群的热情持续引流至城市的各个角落。徐扬德比开战前夕,徐州早已备好文旅盛宴,全市55家景区对扬州市民免费开放,另有11家景区推出超值优惠。

“早就听说徐州的两汉文化底蕴深厚,这次刚好借着‘苏超’赛事的机会带孩子来观赛,还赶上景区优惠政策,特意把汉文化景区都逛了个遍。”带着孩子来徐州观赛的扬州市民张维一边翻看手机里的游览照片一边笑着说。

赛事热度不仅点燃了赛场,更顺着优惠政策的纽带,流向了徐州的山水人文之间。8月2日至3日,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9.77万人次,同比增长24.32%。其中,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扬州游客1.6万人次,他们带着观赛的热情,走进徐州的景区街巷,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外地游客更好地体验徐州风土人情,一系列城市特色体验项目也纷纷推出惠民举措。8月2日至3日,扬州市民凭有效身份证可享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半价票特惠,彭城风华更推出99元的“苏超”专属票型。

“优惠政策推出后效果特别明显,赛事这两天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不少,不少球迷看完球赛专门来游玩一番。”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相关负责人范女士表示,8月2日至3日,在徐扬州游客增量70%。

从赛场到景区,从观赛到体验,一张球赛门票,就此成为解锁徐州山水人文的通行证,让更多人在激情赛事之外,真正读懂这座城市“楚风汉韵、南秀北雄”的文化密码。

一场比赛

激活全域消费动能

抢抓“苏超”热度,徐州市文商体旅联动景区、街区、商圈等纷纷推出彭城足球之夜,以巧妙的场景融合,让赛事热度转化为城市消费的新动能。

应援物料免费发!联名周边免费领!文创雪糕免费吃!8月2日19点比赛尚未开场,苏宁广场的直播屏幕前已人头攒动,一系列福利活动点燃了场外热情。

“没抢到球票就和朋友出来聚餐,这里氛围好极了!”家住云龙区的蒋帆说出了不少球迷的心声。“第二现场”的打造精准填补了城市消费缝隙,让球迷在为赛事而来的同时,不经意间完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赛事热度下,消费福利不断加码。泉山区、云龙区、徐州经开区结合赛事推出文旅消费券,众多商家同步上线“苏超”专属套餐……

消费券与赛事场景挂钩、专属套餐与球迷需求契合,赛事带来的消费潜力被持续激活,8月2日至3日徐州市银联文旅消费金额1.96亿元,同比增长20.84%。

不过,“票根经济”的魔力不仅在于即时消费的爆发,更在于对本地产业的长效赋能。在奥体之夜上,七百岁羊汤馆备好10000份大锅羊肉汤暖胃暖心;徐州本土企业裕谷源食品带来的“煎老大”煎饼,酥香里裹着本土烟火气;行走的徐州把“帝王气”揉进“苏超”应援文创里……

本土品牌的深度参与,让赛事消费场景更具在地文化特色,也让“票根经济”从流量红利转向对本土产业的赋能。

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和本土商家的深度参与,消费模式也在同步升级。徐州奥体有好市“线下+线上”的消费模式,让赛事热度突破空间限制,形成更广泛的消费辐射。据初步统计,比赛当天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带动现场消费及后续转化超25万元。

场上对抗拉满,场下玩梗不断,“苏超”用低价门票,为全省“踢”出超3亿元真金白银,平均每城增收超2000万元!这张小小的票根,早已超越了观赛凭证的意义,成为激活城市经济的关键。

从交通住宿的热力涌动,到文旅景区的人文浸润,再到本土商家的烟火升腾,当“为赛而来”变为“为城而留”,徐州的“票根经济”正从单一赛事消费向城市综合消费转型,从小规模爆发向可持续增长升级,每一张小小的票根,都续写着城市与赛事共荣共生的新篇章。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